|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1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1 years, 11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陳美萍
on May 6, 2012 at 3:12:20 pm
 

11.(5/3)民族誌 (B)

 

 

 


 

本週版主: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李子平---教育研究的批判的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

 

文章分析:

(一)批判性研究:

批判性研究重視研究者對現象的理解、社會脈絡的分析,批判性行動研究的核心概念,就是幫助人們觀察、覺知社會環境運作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洞察主流價值的框架,進而促成行動策略的改變。研究者和指導教授對所預期發現的事物進行訪談,這樣的過程可以大大的提高對自己研究偏向的敏覺度。

 

批判性研究的建議的五個階段:

(1)  第一階段:蒐集獨白式的資料以彙整基礎記錄

 

(2)  基礎記錄重建分析:

 

(3)  對話資料的產出:

 

(4)  發覺系統關係:

 

(5)  使用系統關係解釋研究發展

 

(二)民俗誌:

民俗誌又稱為人種誌或民族誌,是一種質的研究方法,描述一個團體或一個種族的互動行為或生活方式,敘述他們如何行動?如何交互作用?意義為何?如何詮釋?透過這些過程了解成員的價值觀、信念、行為動機、發展和改變情形。民俗誌學者認為這種研究方法最能掌握研究情境的多元性和豐富性。

(三)量化研究:

用來描述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廣泛的使用於社會科學的研究上,就是以用一個基礎去測量某些東西,並以數字形式表現。在媒介與文化研究中,量化方法包括,內容分析調查研究和某些檔案研究法,也因為它過於著重數字,所以常被質疑缺乏理論及批判性。傳統科學認為量化才是科學知識的形式。所有事物都能量化,但重要的是量化後的結果有沒有意義,能不能被別人接受。

 

參考文獻

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吳明隆(2001)。

溝通理性.生命關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楊深坑(1997)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萍 - 民俗誌的基本概念

 


Ethnography 原為社會人類學者以參與觀察的方法,對特定文化及社會蒐集製作資料、紀錄、評價,並以社會或人類學的理論,來解釋此類觀察結果的一種研究方法(劉仲冬,民85,頁173)。在質化研究中,民族誌研究成為社會研究的一種普遍的途徑,它被許多學科或應用領域所採用,如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社會學、人類地理學、組織研究、教育研究與文化研究等。其源自於對量化研究方法長期支配大多數社會科學的立場及應用社會研究領域的幻滅。而民族誌研究普遍上又被稱為「人種誌研究」或「俗民誌研究」。

 

民族誌研究者實際的問題

 

一個民族誌研究者實際的問題不在於「如何從事這些問題?」而在於「針對這難題,我能利用民族誌研究做出任何貢獻嗎?」(Wol- cott,1997,頁347)。民族誌研究適合回答關於「此時此地,正在發生些什麼?」的問題,而不適合回答「我們應該做什麼?」的問題(Wol- cott,1997,頁347)。

 

民族誌研究的基本假定是:

1.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一個意義交織的世界,這個「意義之網」乃是人在生活環境中與相關的人、事、時、地、物不斷羅織而成;

2.群體成員及個體行為都受文化脈絡的影響,這是成員共識形成的來源;

3.只有在相同生活情境中的成員,才能了解和互通各種符號的意義和分享價值觀(陳伯璋,民79,頁97)

 

民族誌研究的優點

(一)民族誌研究需設計一個相當完整的環境狀況,加之此種研究常需延續數個月,採取縱貫式的途徑進行,研究價值高。

(二)民族誌研究法比其它研究法,更易獲得新的見地與假設。

(三)根據觀察,自環境蒐集而得到的資料,建立的假設或理論較切合實際。

(四)由於觀察者開始研究時不採用特定假設,因此比採用傳統方法的觀察者更易留意不是期望中的現象,而有意外的收穫

 

參考文獻: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 (民79)。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增訂版),台北:南宏。

劉仲冬 (民85)。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Wolcott, F.(1997)Ethnography Research in Education. R.M. JaegerEdComplementary Method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WashingtonDCAERA pp.333349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