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清水龍哉 12 years, 2 months ago

1.(2/23)總合介紹、研究方法概論

  

 

 


 

本週版主: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楊老師 said

 請將內容寫在正文中,不要放在 comment 之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李子平---<眾裡尋他千百度我對於碩博士論文撰寫的想法與期許>

丘昌泰 教授兼民意與選舉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本文主題:

&重複題材、毫無創意的研究題目

&欠缺完整的研究能力

&沒有學術倫理的撰寫風格

&顛三倒四的邏輯結構

&理論與實務的嚴重脫節

&含糊籠統的研究動機與無法達成的研究目的 

&以量取勝,拷貝至上的概念界定

&不分論文好壞,一律表格化的文獻檢視

&愈多愈好,含糊籠統的研究方法

&體例不一的參考書目與註解

 

※文章摘要:

 

撰寫博碩士論文最困難的是尋找一個適當的研究題目,有些同學的題

目太大,有些太小,有些欠缺理論基礎

搜索研究題目不能靠靈感、靠運氣、靠興趣、或者靠幾本教科書就可以為功,而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探詢、去耙梳、去思考,我的經驗是多問問老師,也是一條很好的捷徑

→一位博碩士生必須具備三種研究能力:(一)資料蒐集能力;(二)資

料分析與詮釋能力;(三)整合與創造資料能力。

一篇博碩士論文,幾乎只會引用幾本權威性的教科書,完全沒有整合新素材與創造自己觀點的能力,相當遺憾。

學術界有一定的學術倫理規範,別人做過的東西,無論好壞都要將其

列入參考書目,一方面以示尊重,另一方面則是形成知識累積的效果,這是形成研究典範的先決條件。

。一位博碩士生,如果連撰寫論文的邏輯結構都搞不清楚,那不是對不起那頂代表學術榮耀的士方帽子嗎?

理論與個案的分道揚鑣是博碩生撰寫論文的另一通病,寫了一大堆理

論,與所欲研究的個案僅有一絲絲的關係,甚至是毫無關係。

,研究動機與目的的敘述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扣緊「題目」,

如果你寫的是個案,為什麼選擇這個個案,就必須在此詳細說明,不能只是很空泛的說明與這個題目有關的理論與文獻。同時,研究動機與目的中要帶出「研究問題」,一個好的研究問題,是寫出好論文的基礎。

選擇指導老師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幫助你提高你的論文水準,千萬不要貫徹所謂的「三不政策」:太嚴謹的不要、太囉唆的不要、太小牌的不要。

 

閱讀後的啟發: 

這篇文章是“丘昌泰 教授兼民意與選舉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中所寫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分為上述幾個曾面去探討今日一般碩博士生在撰寫論文時所面臨的困難和容易犯的錯誤。文章言簡意賅把碩博士生在寫論文時較容易忽略的問題、毛病都列舉出來。最後丘老師希望所有的老師、同學都能以擁抱學術為榮,以嚴謹態度面對論文,期望台灣未來的研究園地能有不一樣的學術風氣與學術水準。

 


 

何庭仙 --- “如何尋找有創意又有意義的題目”

    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選擇題目對很多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必須選擇一個自己能如期完成論文的題目。

選擇喜愛的研究題目:

    這是最重要的選擇標準。未來將花費很多時間於論文寫作上,如果能愉快地度過這段時間,生活品質才會變得更好。此外,如果對自己的研究充滿熱情,自己的論文、寫作及論證才會有較佳的品質。應該選擇一個自己非常感興趣並具有社會意義的題目,千萬不要讓別人強迫自己選擇某一特定題目。

選擇指導教授認為有趣且自己瞭若指掌的研究內容:

畢業論文題目能不能引起自己和指導教授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某些指導教授不願意針對學生論文題目的擬定給予建議,因為這牽涉到在論文撰寫到完成的整個過程中指導學生的責任,指導教授對論文題目的熱衷程度將決定他是否願意閱讀、支持、贊助您的論文以及提供及時的回饋與指導。

由您感興趣的研究題目文檔著手:

如果很早就開始規劃自己的研究,可以立即開始選擇畢業論文的題目。如果閱讀這篇電子報是因為自己正著手準備畢業論文,那麼整理文件檔案可以是十分有用的。最重要的是思考想自己要由哪裡開始,對於自己的研究領域提出貢獻。

思考自己欲研究的三個主要議題,並將其轉換為問題:

有時候,我們知道自己欲撰寫的廣泛主題,但是在決定研究角度及研究問題方面仍需要他人的協助。可以進行腦力激盪或自由寫作的練習,針對自己的研究題目,盡可能寫下自己的想法,包括所有能想到的問題和意見。別擔心文法和用字,首要的目的是激發出所有的想法。可以在連續幾天內針對單一或多個題目進行這樣的思考方式。然後,回顧自己構思出的想法。在這些想法中,有沒有任何想法是具有研究的潛能?可以和同事、教授或寫作顧問討論這些想法。有沒有任何想法是可以成為畢業論文計畫的研究問題?同樣可以思考自己欲研究的三個主要議題,並尋找這三個議題或其中的兩個議題是否有共同的交集。以上陳述的這一個方式通常是畢業論文作者所追求的有效途徑。

選擇一個可解決、易駕馭的研究問題:

所選擇的研究問題應該縮小至特定範圍內,小到足以讓你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解決研究問題,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應該選擇一個可以在兩年內完成的研究主題。

在較長的期限內進行研究,可能承受著其他人搶先發現及解決研究問題的風險,因此,當貢獻給該研究領域的「原創性」已喪失時,就可能必須重新開始。此外,也承受著研究熱情不斷消退的風險,所以務必誠實面對自己在研究上所能負荷的範圍,如果沒有十年的時間來從事某一個特定的研究計畫,請確保自己選擇一個耗時較短的計畫。


周莉娜_眾裡尋他千百度

論文大致發生下列幾項問題:

1.重複題材、毫無創意的研究題目

據我觀察,很多同學選擇題目的標準是來自於報章媒體報體的突

發靈感,或者自己主觀認定有興趣的題目,根本不考量蒐集資料與理

論解釋上的困難度?其實,搜索研究題目不能靠靈感、靠運氣、靠興趣、

或者靠幾本教科書就可以為功,而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探詢、去耙梳、

去思考,我的經驗是多問問老師,也是一條很好的捷徑。

 

2.欠缺完整的研究能力

一位博碩士生必須具備三種研究能力:(一)資料蒐集能力;(二)資

料分析與詮釋能力;(三)整合與創造資料能力,一本論文的好壞就是按

照這個標準去評斷。

 

3.沒有學術倫理的撰寫風格

學術界有一定的學術倫理規範,別人做過的東西,無論好壞都要將其

列入參考書目,一方面以示尊重,另一方面則是形成知識累積的效果,這

是形成研究典範的先決條件。

 

4.顛三倒四的邏輯結構

撰寫論文最根本的要件是邏輯結構必須嚴謹,譬如本系所訂定的這份

論文格式都有詳細規定;同學們當然不一定按照這個邏輯去撰寫論文,但

我所遇到的多數情形是:顛三倒四,含混不清。

 

5.理論與實務的嚴重脫節

理論與個案的分道揚鑣是博碩生撰寫論文的另一通病,寫了一大堆理

論,與所欲研究的個案僅有一絲的關係,甚至是毫無關係。此外,理論

抄的不對、理論有沒有緊扣個案的內容與精神、鬆鬆散散的理論鋪陳,與

個案的描述毫無關係,讀之令人索然無味。千萬記住:此處所謂的「理論」

只是通用的說法,並不是指邏輯實證論下的經驗性理論(empiricaltheory),而是一般描述性的理論,如政策評估理論、非營利理論等,同學們首先必須將理論基礎定位出來,其次將與個案相關的理論加以描述,並且加以吸收,納入個案內加以說明。

6.含糊籠統的研究動機與無法達成的研究目的

碩博士論文的第一節通常都是「研究動機與目的」,所謂「研究動機」是指對於「Why」問題的描述:為什麼你要做這個題目?

研究的問題「非常重要」,所謂研究目的係對於「What」問題的探討。

研究動機而發展出來的「肯定語句」,但很多同學的研究目的與主題無關、

僅有一點關係,甚至突然研究目的變得好細膩(如本研究目的是檢定性

別、年齡與。。。與。。。的關係,其實前面都完全沒有題這些東西),

這樣都是不對的。

 

7.以量取勝,拷貝至上的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中所謂的概念,通常係指「核心概念」,千萬不要雜七雜八的

概念都要加以界定,顯得相當凌亂,有些人因為題目中有個台北市,故特

別解釋什麼是台北市;也有人因為題目有公務員,就特別解釋公務員。

 

8.不分論文好壞,一律表格化的文獻檢視

相關文獻檢視是非常重要,有些論文完全沒有這部份,很難說得過去;

有些論文雖有,但只是將所蒐集到的中英文文獻,以「列表」方式一一臚

列作者姓名、題目、研究方法與內容摘要,卻沒有進一步就每一篇論文的

實質內容去做分析與評論;相關文獻檢視,重點在於「檢視」(review),

看看該文獻有沒有值得參考之處,優缺點為何?我在本研究中如何吸收其

優點

 

9.愈多愈好,含糊籠統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部份必須詳細敘述,不要只是解釋什麼是深度訪談法?有

什麼好處?什麼是問卷調查法?有哪幾種方式?同學們應該直接根據研

究主題,將你要訪問與問卷調查的對象寫出來;要隨機抽樣,如何抽法?

要訪談,要訪問誰?有何理由?訪問題綱為何?

 

10.體例不一的參考書目與註解

關於論文參考書目與註解的寫法,同學的體例不一,乃是經常犯的毛

病,此處我就不多說了,我非常高興本系已經有了這樣的格式。我認為這

份格式中,英文部分已無多大問題,但對於中文部分,則有許多值得檢討

之處,例如我建議:中文應比照英文的格式走,不必另外創設符號,例如

《書名》所運用的雙引號,實在好麻煩,請各位老師與同學想看看,這樣

有甚麼好?〈文章名稱〉也是一樣。


 

蘇純慧-- 研究題目的尋找與寫論文的訣竅

〈如何找尋論文題目〉

1. 多閱讀期刊論文

 大量閱讀自己領域的期刊,能夠知道哪些題目是新穎的或是有研究價值的,有些看似有趣的題目其實已經被研究了一段時日,就必須考慮是否要更延伸或是找尋新的方向。除此之外,閱讀其他相關領域的文章也很重要。

 

2. 跨領域的思維

在接觸新的領域時,不要放棄舊有領域的知識,以結合性的方式,融合兩大領域,也許能激發更多的創意。

 

3. 從樣本尋找

從樣本中觀察研究對象,有時候可以發現新穎的研究對象,此時必須還要在判斷是否合適,因為某些研究對象還是必須有年齡的限制。

 

4. 研究方法的創新

除了題目的創新外,也可在研究方法做改變,但是研究方法的改變必須更有前瞻性、更精細清楚,如此一來能夠讓自己的研究更加有說服力。

 

5. 結果的詮釋

在結論分析的部份,可以用與以往不相同的觀點解釋,就能在相同的議題與研究方法之外,看出新的創意與想法。

 

〈社會科學研究與投稿策略〉

1. 利用參加研討會,給自己的論文一個期限

雖然大多數人較偏愛投期刊,已得到較多的點數,但是研討會的發表也是不可忽視的。投稿研討會不但能夠將自己的論文發展成期刊論文,也是給自己一個期限好好衝刺。

 

2. 善用自料庫的引用通知或出版社的出版通知

將自己常用的文章設定引用通知,這樣若有人引用而發表新文章即可立刻知道,已得知最新的研究為何,是否與自己的研究撞題。

 

3. 固定閱讀自己領域的重要期刊

可增加自己對領域的熟悉度,也能知道更多新的研究發表,提高對學術研究的敏感度。

 

4. 爭取研討會論文與期刊論文的審查工作

多參與審查工作能夠更清楚了解開期刊或研討會的要求,讓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更符合,較容易被選上。

 

5. 與同行共同研究分享

多與他人討論能夠釐清盲點,並接收不同觀點的看法,對研究的架構理論能有更佳的掌握,另外也能夠彼此互相打氣,保持對研究的熱情。

 

6. 找資深人員請教

當需要進行跨領域或是跨學科的研究時,因為剛接觸不同的學科,難免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若能向資深人員請教,能夠更快進入狀況。

 


 袁慧敏:讀蔡今中─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研究議題的尋找

  1. 蒐集閱讀期刊論文:知彼才能知己,時間帶是向追溯二十五年之久,站在前人的基礎上,開發自己新角度的議題。但在蒐集期刊時,會遇到如何有效的蒐集而非做白工的問題。
  2. 思考跨領域:跨領域並非去接觸完全不相關的事務,而是如上述所言,站在已有的基礎上,開發新意,不過這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與學習,才可能產生新角度。
  3. 從樣本中尋找:研究方法非進行量化時,樣本應可以稱為研究對象,從過去討論的對象中,已對象做為出發點。
  4. 新的研究法:當研究的主題固定不變時,研究方法可以更改,有助於研究者得知不同面向的收穫。當已知結果時,運用不同的研究法,可能可以得知更多。不同的研究法將重點放在過程的產生。
  5. 詮釋的結果:與上述的關聯性相當,詮釋的角度因人而異,但研究主題的設定根據當初的想法結合在一起,要得到的詮釋基本上已經在研究動機上已經形成。

◎論文寫作養成策略

  1. 投稿於研討會:資淺研究者可將參與研討會,發表研討會文章作為磨練之作,但嚴謹程度略遜於期刊論文。不過先有前者的經驗是相當不錯的,可以訓練寫作的能力。
  2. 善用資料庫的出版通知:使自己站在研究領域的潮流者,掌握最新脈動。
  3. 閱讀期刊: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的期刊要定期閱讀汲取。
  4. 爭取審查機會:此處的重點在於瞭解審查問題的內容,有助於自己寫作時增減的依據。以自身的研究主題為例,關心的問題有:是否為新的想法,問題是否重要,有無清楚呈現,相關文獻是否運用得宜,研究方法有無詳述,蒐集的資料有無詳盡的呈現,摘要是否精簡與扼要。
  5. 與同行固定討論:可以看到盲點。
  6. 請資深研究員引領。

※一定要投稿

◎論文撰寫步驟與核心事項

  1. 瞭解自己有興趣的期刊論文內容為何,全力準備,但也不要只單一看同一個期刊。
  2. 用圖表說明:研究生手適合用圖表說明
  3. 擬定既清楚又吸引人的標題:但切勿過份花俏。
  4. 摘要精煉
  5. 提供背景知識:寫作時將相關概念介紹出來,但不是將理論一字不漏的寫出來,而是要作為資訊的整合者。概念的表達從研究主題在特定的領域中之重要性為何表明出來,論事基礎建立在已知的環境中,不是憑空而生。
  6. 將文獻作分類
  7. 一至二段表達一個概念
  8. 寫作過程中寫到後部分修改前部分,保持回顧與檢視的工作。
  9. 切勿轉引他人文章,必須親自看過該轉引之原始文獻。

   10.  批判文獻,藉此點出研究主題的重要性。

   11.  完成文獻探討後,訂定研究問題與理論架構: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必須連貫,可以在每段文獻後作小結說明問題是什麼,且要符合理論架構,外圍的文獻不需引用太多。

   12.  研究方法必須詳述:為了取信於讀者,證明研究的信度高。學者提到研究方法必須能回答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的可行與否也有檢測方法,就是在未實行研究方法前,研究者能否經過研究方法的步驟回答研究的問題。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需一起操作。在完成研究結果後必須回顧研究方法,以防天外飛來一筆的突兀。

   13.  精煉的研究結果:語句表達簡潔但不短截,必要時可以數句簡單的語句說明,一分為二不是贅句。需要足夠的論證支持。

   14.  必須引用到最新文獻。

   15.  解釋而非描述,研究者要研究所得進行解釋

   16.  需清楚知道自己的研究限制,當研究者清楚的知道研究限制在哪邊時,才能掌握自己的研究主題。

   17.  先寫好文章中的每段標題,將資料分標題整理出來,也避免遺忘。

   18.  要會非線性寫作,想到內容就先寫在上述的標題下,找時間在作修改。

   19.  文章的內容不一定需要按照研究方法的步驟完成,以文章的順暢性為主。

   20.  評斷論文先找同行預審,抱持不怕被拒絕的心態,重視審查人的意見作修改。

◎文章不怕給別人看◎ 


清水龍哉 摘要

眾裡尋他千百度我 我對於碩博士論文撰寫的想法與期許

 筆者擔任論文指導老師很多年,但卻很少看到一本像樣的論文,於是他在文章裡探討學生比較容易陷入的幾項問題。以下是筆者提出的問題點。

重複題材、豪無創意的研究題目 

論文必須具有相當的理論貢獻,不能缺乏理論基礎。選擇論文題目最重要的考量是蒐集資料與理論解釋上的困難度。

欠缺完整的研究能力 

研究生必須具備資料蒐集能力、資料分析與註釋能力、整合與創造資料能力等三種研究能力。

沒有學術倫理的撰寫風格 

研究生一定要遵守學術倫理規範,也就是參考的文章要列入參考書目。不遵守這規範表示作者對於文獻蒐集的貧乏和不尊重知識的態度。

顛三倒四的邏輯結構 

論文的邏輯結構必須嚴謹,不可以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

理論與實務的嚴重脫節 

根據理論的分析來引導實務各案的分析方向與強化註釋各案的深度與廣度,理論與各案不可以分開。

含糊籠統的研究動機與無法達成的研究目的 

研究動機裡需要有問題意識,不能只是很空泛的說明與題目有關的理論與文獻。

以量取勝,拷貝至上的概念界定 

學術界已有共識的概念不需介紹,要界定「核心概念」。

不分論文好壞,一律表格化的文獻檢視 

文獻檢視的重點在於「檢視」,文獻的重要性依次是期刊論文、專業書籍、研討會論文、博碩士論文。

愈多愈好,含糊籠統的研究方法 

論文內容本身和研究方法不能分開。

體例不一的參考書目與註解 

論文體例要按照學術規定寫,不能創設自己的格式。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彥廷摘要:

如何尋找有創意又有意義的題目(蔡今中)

好的研究議題,加上用心認真的研究,才能產生貢獻。

 

1. 多閱讀期刊論文

    a. 明白目前的趨勢

    b. 明白已有的成果,思考如何延伸。

    c. 深入了解議題、理論與研究方法。

古書案:再天才的人,都必須用所在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發揮他的才能。

 

2. 跨領域的思維

    a. 提出新的想法與觀點,就是創意。

    b. 嘗試用某個領域的思維詮釋另一個領域的現象。

古書案:創意就是模仿+組合。

 

3. 從樣本尋找及其風險

    a. 改變樣本來源:新樣本對於研究議題是否有意義?

    b. 改變樣本規模:量變是否一定造成質變?

古書案:重新定義樣本域,必須造成研究結果本質上的改變。

 

4. 研究方法的創新

    a. 採用新工具:工具是否更新?更好?

    b. 將已有的工具運用在陌生的領域:刺激回憶法之於訪談。

古書案:使用可以提升"分辨率"的新工具。發明複式顯微鏡的是荷蘭德爾堡的詹生,一位眼鏡匠;他把幫助視力的單片透鏡組合成可以放大三到十倍的顯微鏡,造成了新工具。據說伽利略是第一個用顯微鏡做科學研究的人;而大家都會想到的虎克,則是研發出可以放大270倍的超級顯微鏡,從而發現了他稱為"小動物"的細菌。

 

5. 分析詮釋方式的創新

    例:以生物學探討性別差異

古書案:傳統說法認為男性比女性容易外遇,是由於社會階級與經濟能力的差異。其實單從生理功能上而言,哺乳類雄性外遇的"能力"就遠比雌性為高。

作為種族繁衍的工具,雄性交配後責任便了,沒有額外的生理負擔;雌性則要承受懷胎生子的沉重與痛楚。且雌性懷胎至產後的一段長時間,生存自保能力降低,為此必須尋找有力的庇護者,也就是雄性。因此雌性勢必精挑細選,擇偶而歸。反觀雄性,作為基因載體,廣泛持續的散播染色體才對整個種族的發展有利;"外遇"也就成為大自然對雄性的"期許"。

然而這樣的發展對於生產階段需要保護的雌性是不利的,所以從昆蟲到人,各有不同的方式抑制雄性的外遇傾向。雄蟻和雄蜂交配之後便失去生命;蜘蛛交配後就把老公當成晚餐果腹;獅子的獵捕行動以母獅為主,公獅若不聽話就會被餓肚子。只有人類,發展許久的婚姻制度,被避孕科技打垮了,不婚和外遇成為女性也可以享用的特權。將來有一天,基因工程更加成熟了,人類不再需要男性這個染色體工廠之時,屆時的性別差異就會和如今很不一樣了。



眾裡尋他千百度-我對於碩博士論文撰寫的想法與期許(丘昌泰)

要找到一本像樣的碩博士論文真難。

 

1. 研究題材重複,毫無創意

    a. 以為換一批個案就是研究。

    b. 以為把資料堆砌起來就是研究。

    c. 完全不考慮資料收集與闡釋的難度,題目來自"天啟"。

古書案:別人走出來的路總是比較好走;但不能老走已有的路。

 

2. 欠缺完整研究能力

    a. 整合與創造資料:從缺。

    b. 分析與詮釋資料:程度稍好者具備。

    c. 收集資料的能力:基本能力,但有些人只有"拷貝資料"的能力。

 

3. 忽視學術撰寫體例

    a. 條列參考書目,除了表示尊重,更是為了造成知識累積的效果。

    b. 從參考書目就看得出是否用心收集資料,是否尊重知識。

    c. 要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修正不正確不合理之處,使自己與前人區隔開來。

 

4. 缺乏邏輯結構

    a. 核心概念應先於章節結構。

    b. 研究問題應先於研究方法。

古書案:好的概念要用好的形式來呈現。

 

5. 理論與實務脫節

    a. 理論必須與個案有關。

    b. 先定位理論基礎,再描述相關理論,接著將理論納入個案。

    c. 以理論引導實務分析方向、強化個案詮釋的深廣度。

古書案:理論引導實務,實務完善理論。

 

6. 研究動機含糊,研究目的不可行

    a. 要透過研究動機帶出研究問題: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

    b. 要根據研究問題發展研究目的:研究這個問題當中的哪些部分?

 

7. 不會界定核心概念

    a. 要介紹特殊而在學科上又有意義的名詞。

    b. 不要只是引用說法而不討論。

    c. 不要只用自己的話界定。

    d. 不要引用許多說法,卻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

    e. 要界定報告中的核心概念,一兩個就夠了;而且這種概念應該與整體的理論基礎有密切關係。

古書案:因為根據前人的基礎,所以要引用前人的說法;因為是自己的報告,所以要討論前人說法,並且形成自己的觀點。

 

8. 文獻探討不分好壞

    a. 重點在"檢視":如何吸收優點,改進缺點?

    b. 期刊論文>專業性書籍>研討會論文>碩博士論文。

    c. 要凸顯你的研究特點。

 

9.研究方法含糊籠統

    a. 要詳細敘述運用研究方法的對象與理由。

    b. 應利用附錄等方式,將運用研究方法的過程呈現在論文中。

 

10. 參考書目與註解體例不一

    a. 要確實依照系所規定格式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