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2)研究設計 (B)
本週版主: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彥廷摘要:
蘇美麗「從後現代主義論質化研究」
張鈿富「從方法論的省思談質的研究」
黃新民「教育質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
黃哲「質化研究的效度問題」
韋伯文化「何謂質性研究」
1. 名詞來源
質性研究又稱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對舉,原本是用來針對量化研究的缺失,描述非量化的研究。也就是說,不屬於量化研究的,就是質性研究。
彥廷案:量化研究本身就是時代的產物;由於自然科學的發達,計量實驗的成就,量化研究成為顯學,使得研究者誤以為什麼都可以量化。但社會科學中有許多現象與描述是不能用數字度量與表達的,因此才提倡所謂質性研究。
2. 核心概念
由於質性研究涵蓋範圍廣泛,到底什麼是質性研究眾說紛紜,不同國家、學科、學派都有自己的見解,而且這些見解還被不斷的修改。
張鈿富教授認為有五項主要特徵:
a. 自然環境
b. 呈現敘述
c. 著重過程
d. 以歸納分析資料
e. 關切意義
彥廷案:看完第六周的參考文章「何謂質性研究」之後,將會更加無法理解質性研究的核心概念。而該文其實是一套「質性研究方法大全叢書」的介紹。
3. 研究標準
實證主義量化研究的判定標準,也就是信度與效度,難以直接套用在質性研究上。然而質與量的研究都有一些共同面對的問題,雙方也都有各自的術語來應對。
問題:量化研究的標準/質化研究的標準(說明)
真實性:內在效度/可信性(研究是否能反映真實)
應用性:外在效度與通則/遷移性(研究是否能解釋現象)
一致性:信度/可靠性(研究是否值得採用為學術基礎)
中立性:客觀/驗證性(研究是否排除研究者個人利益)
張鈿富教授「從方法論的省思談質的研究」
第三頁起,有詳盡的質/量研究比較表。
4. 研究類型:
質性研究的初衷就是針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議題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各種非量化的研究方法都會納入。依照 Creswell 的分類:
a. 傳記:特殊個體的歷史
b. 現象學:探討有共同經歷的人們如何建構其經驗。
c. 紮根理論:系統性整理資料以產生理論。
d. 民族誌:針對共同文化團體。
f. 個案研究:研究有特色的個案。
5. 後現代主義的影響
如同質性研究針對量化研究而起;後現代主義針對現代主義而發。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之後,科學進步造成了現代化與理性化,卻也使得人「物化」,喪失了主體性。後現代主義反對現代主義造成的統一框架與化約現象,強調差異性、多元性、變化性,注重個體的感受與解釋,盼望一個兼容並蓄的社會。
質化研究的概念原本就是反抗量化研究而產生,強調針對不同議題採取不同研究途徑;因此很容易就吸收了後現代思潮,在研究主題、種類、書寫形式方面呈現多元發展。
6. 瓶頸與挑戰
a. 受到量化研究標準的影響
b. 研究者的自我意識
c. 研究者與對象的平等
d. 質性與量化的對立
彥廷案:不論質性與量化研究,研究的目的都是建構知識,使我們掌握事物現象的原理。不論有沒有數字佐證,研究者對資料的詮釋都可以決定研究的結論。廣泛收集資料,仔細考察真偽,審慎作出結論,反省自身的偏頗與缺失,應該是任何研究者的自我要求。
蘇純慧:歸納方法
【歸納方法】
一、什麼是歸納方法?什麼是演繹法?
- 英國學者培根(Francis Bacon, 1561- 1626)提出的Induction一詞,意指從個別觀察到的事實,得到一致的結論。史學家所說的inductive method即是盡量蒐集可蒐集的資料,在得結論。
- 演繹法(deduction)則是由笛卡兒(Descartes, 1596- 1650)提出,與歸納法相反,是由理論推論到事實。歷史哲學家常以史觀或假說來尋找符合的史實,是不科學的方法。
- 歷史歸納法的原則
- 蒐集史料的時間要長→ 蒐集的資料才多,得到的結論才精確
- 越原始的史料越好→若是轉手資料則是已被挑選過的
- 結論要審慎→精確的重要性>新穎性
- 要有多項證據證明才能得到結論→反證的重要性
二、歸納方法客觀與否?
- 頗柏認為研究(尤其是科學研究)應該事先從大理論(假設、問題、偏見)著手,對問題產生興趣後,才進行觀察或蒐集資料。
- 費臣認為培根式謬誤在於史學家不必先有前提,即可進行工作。造成史學家利用無法實踐的方法,追尋虛無飄渺的目標,很難僅以歸納方法找出全部真理。
- 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相輔相成,史學家在蒐集資料時,一定是對某些資料或某些問題有興趣才進行蒐集,其實已經形成「假設」。
- 既有的概念(preconceived ideas)、淵博的知識(erudition)、豐富的想像(imagination)是從粗略的歸納形成假設的必要條件。
- 生存在歷史社會中,一定會被某些既有(如宗教、種族)的概念影響。
- 沒有淵博的知識,所做的假設不具有學術價值。
- 豐富的想像是形成假設的重要因素(如牛頓)。
- 史學家不可能蒐集到全部的資料,從科學方法變成史學方法,無法代表無懈可擊的真理。因此僅能盡量蒐集資料,得到更加肯定的結論,之後仍須不 斷蒐集資料,已獲得更正確的結論。
6. 史學家不得將蒐集資料與得到結論分為前後兩步驟進行,應以初期所獲的資料為基礎或假設,再蒐集新
的史料,進而思考是否有獲得新結論的可能(再審查<re-examination or cross-examination>與新解釋<re-
interpretation or cross-interpretation>)。
三、歸納史料的方法
- 若要研究問題,適合作劄記或卡片,其原則為摘原文與註出處。
- 若要寫編年史或傳記,適合作長編。
陳美萍 - 教育領域質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
國內教育領域質性研究的相關論文的數量有增多的趨勢但是卻存在了以下的問題:
1. 未能釐清研究所預設的立場
2. 缺乏充足理論處覺
3. 缺乏對互動關係的反思
4. 研究立場的前後不一致
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討質性研究的發展、研究觀點取向共同特徵 及瞭解如何運用方法建構質性的知識,進而嘗試釐清教育領域中質性研究的問題,最後提出質性取向對於教育研究的啟示。
質性研究的發展與觀點
Denzim & Lincoln (1994) 即將質性研究分為五個時期:
1. 傳統時期 (1900-1950)
2. 現代主義時期 (1950-1970)
3. 領域模糊時期 (1970-1986)
4. 再現的危險時期 (1970-1986)
5. 目前的發展 (1990-迄今)
質性取向的觀點
Lincoln & Guba 提出實徵主義運用在社會科學研究的侷限性:
1. 強調驗證情境
2. 強調線性的因果關係
3. 主張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是各自獨立
4. 重視研究的客觀性,以分割情境、及控制、解釋及預測某些特定變項間的關係為研究規範,忽略了被研究者的主觀意義建構的詮釋歷程。
質性取向的觀點的共同觀點:
1. 現象學的觀點
瞭解人們如何建構並解釋日常生活經驗成為研究知識的來源。研究者從研究對象的觀點出發,並在適切的社會歷史脈絡中理論所建構的理論。
2. 詮釋批判的觀點
詮釋與批判的觀點有助於穿透行動事件的表層以進入生活世界,才有可能對於行動的意義進行理解與詮釋。
質性研究因為不受限於去脈絡化的量化取向,故較可能對深層的文化結構進行比較完善的省思。
Strauss & C. Corbin 對質性研究強調研究的問題意識源自生活世界中的經驗和所面臨的問題,而不是在驗證來自理論的預設,並補充之前質化研究所缺乏的系統策略
質性取向的方法分為兩個:
1. 收集與分析資料
透過田野調查、紀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方式收集到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Dey (1993)指出理論分析過程中最主要的三步驟是:描述 (DESCRIBING),分類(CLASSIFYING)及連接 (CONNECTING)。
2.資料的描寫與詮釋
描寫與詮釋是相互用的,厚實精彩的描寫需要詮釋,而要能達到深層的詮釋亦需要豐富的描寫。要達到更深層的詮釋就不僅是關注到行動者的生活世界,還需要統整行動網路與歷史社會脈絡,以理解與反思行動者的主觀意義在生活世界中的客觀以和。這是H.GARDNER所稱的「視域交融」。
清水龍哉 研究由資料到知識之路
一﹑研究由資料到知識之路
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奠定於同樣的基礎,在量方面,是依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的次序遞減,但在應用價值上,則是依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的次序,逐步上升。
1.獲取研究資料的途徑
個人獲取研究資料的途徑,大致可以分為學習與培訓、人際網路、網際網路、各式交流、 圖書館以及經驗和體悟等。
2.搜索資料的原則與技巧
一個人知識管理的技巧:1.資料獲取 2.資料評估 3.資料整理 4.資訊分析 5. 資訊表達 6.資訊協作 7.資訊保全
3.分析個人研究資料的需求:研究者有必要認識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減少瓶頸帶來的限制。這種分析可以從知識累積和知識應用兩方面進行。
二﹑研究資料的取捨
研究資料的取得等同於知識管理過成中的知識獲取及累積階段。要從大量的資料當中找到自己研究所需的東西,可以試用必要的資料、充分的資料、可靠的資料、及時的資料等的篩選標準。
1.搜索資料的原則與技巧:資料的品質與其取得的技巧有絕對的關聯,搜索資料最常用的方法,是關鍵字檢索,此法有助於找出資料庫中包含該關鍵字的所有記錄。
ⅰ.實用的國內知識檢索網站
行政院主計處:舉凡特種基金預算、中央政府預算執行及決算、財經、社會統計、調查統 計等資料、重要社經指標、重要統計圖表、重要試政統計、物價指數、國情統計通報、政府機關資訊通報、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都可以網上查詢得到
教育論文全文索引資料庫:收錄內容包括自1971年迄今國立教育資料館典藏之教育論文索引及已取得授權之全文、1989年迄今國內二十種報紙索引、近年重要教育文獻索引全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及大陸教育期刊六十一種索引等資料。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收錄內容包括兩岸關係民意調查、兩岸大事記、想關刊物及研究報告、大陸政策與總體政策等資料。
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收錄內容包括各主題相關期刊論文、政府文獻、文學史籍、博碩士論文等。
教育論文摘要檢索系統:收錄內容包括各師範校院、相關學會及出版社之連續性刊物與研究會資料等。
科技政策與資訊中心:收錄內容包括國內科技研究發展所需資訊等。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國內最完整的學位論文資料庫
遠流百科知識網:可以搜尋文字資料以外,能藉著電腦編輯及查詢各種圖檔以及影音資料。
中研院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主要針對台灣學術調查資料進行有系統的蒐集與資料管理
還有中華傳播學會、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究資料庫、華文知識入口網站、社教博識網等等可利用的檢索網站
2.由80/20法則看資料的取捨:80/20法則的基本概念是在任何事情中,僅由20%是有決定性,而其餘80%的則是次要的。其法則能增進研究的效率。研究工作的重點不在於用盡各種方法找出無數的資料,而在於用正確的方法取得正確的資料。
三﹑研究資料的整理:研究資料的資源有文件檔案、人脈資源、通訊資源、各人時間資源、網路資源。這些研究資料的量到達一定的程度後,就要加以妥善整理,才便於快速存取,以提高研究效率。研究者應該循著充實背景知識、繪製研究主題架構圖、形成問題、列表組成問題的程序來建立研究架構。
袁慧敏:教育領域質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
- 何謂質性研究?過去多探討如何做、以及討論方法本身,而非直接對其本身下定義
- 質性研究特點:比較不依賴量化的數據,而是偏重於對資料進行描述分析及解釋
- 進行質性研究的先備態度:釐清研究所的預設立場、充分瞭解採行的理論與理論本身的影響、保持在研究中與所得資料與資料來源保持互動
- 人是複雜的行為者,研究與人相關的事物,較不易做到充分的實徵主義秉持的客觀原則。
二、質性研究的發展歷程:
- 傳統時期(1900-1950):殖民國家為了認識殖民地,所進行的田野調查。在看似沒有秩序的現象中,整理出通則。
- 現代主義時期(1950-1970):議題的對象已不限於殖民的研究,運用多元方法,包括現象學、俗民方法、批判理論、紮根理論、女性主義論等,但仍維持資料蒐集標準化程序。
- 領域模糊時期(1970-1986):受到人類學理論變化的影響,愈來愈多的人類學者傾向於田野的深度詮釋,所以開始注意到跨領域的理論與方法。
- 再現的危機時期(1986-1990):傳統的實徵主義被視為是受限於種族、性別與階級的結構。有些研究者開始反思自我意識與被研究場域間的關係。
- 目前的發展(1990-迄今):重視解釋敘事的內容,並朝向解釋特定情境的小型理論發展,在書寫上呈現出明顯的個人風格。
- 質性研究的觀點:
- 現象學:人與人互動的歷程中會有多種解釋經驗的方式,此種經驗的意義亦構成了「現實」。由此產生符號互動論。認為人的行為是有意義的
- 文化的整體觀:從某一人群的觀點來描繪當中的事件,以瞭解人們所共享的文化意義。研究的關鍵歷程之一即是局外人向局內人學習知識。
- 詮釋批判的觀點:研究的重點在於對象背後生活世界的預設,而非生活世界的預設是否客觀真實,意識型態就是被建構及固定化,使人以為區分的情況是真實的。
三、質性取向的方法
1. 收集與分析資料:編碼的功能
2. 資料的描寫與詮釋:「文化轉譯」的歷程
四、關於質性研究的爭論:
1. 有效性的問題:對於「社會事實」是否存在
2. 研究倫理的反省:「描寫的品質」與「適不適合描寫」之間的衝突
3. 書寫的格式:,書寫與閱讀而是以一種解構的思考方式,讓閱讀成為讀者不斷開展出自我的可能性
(紮根理論):透過蒐集資料與驗證的過程中,找出研究現象的特質,若發現有相同的特質,則可歸納到抽象層次的概念;若發現有不同特質,則可探究造成差異的情境或結構因素。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paopaoyaofeng/article?mid=-2&prev=1629&l=f&fid=9
何庭仙 --- “ 質化研究的效度問題 ”
質性研究作為一般經驗研究方法,傾向採取多元方法,也就是不只一種資料蒐集與詮釋、分析的方法,多元方法可促成交互檢證 (cross-validation),可提升研究的效度或值得信任 (trustworthiness)。 常被介紹的質性研究方法為,訪談法 (interview method)、觀察法 (observation method)、焦點團體討論 (focus group discussion)、文獻法 (documentary method)、民族誌 (ethnography)、歷史研究 (Historical research)、紮根理論方法 (grounded theory)、敘事分析 (narrative analysis)、行動研究 (Action Research)、多元方法 (multi-method) 。
Guba 指出質性研究的三種基本效度 :
1. 可信度(credibility),即內在效度,指研究者真正觀察到的希望觀察的。
2. 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即外在效度,指被研究者的經驗能被有效地轉 換成文字陳述。
3. 可靠性(dependability),即內在信度。
之後Guba的態度有所轉變,開始強調研究者對自身視角的自省、自覺、注重被研究者和讀者的聲音,以及研究成果的行動的意義,特別是對人類尊嚴、正義的正面意涵。
李子平---從後現代主義論質化研究
蘇 美 麗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生
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 4 期:57-78
2 0 0 5 年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文章摘要:
本文首先探討後現代主義基本主張;其次介紹質化研究的起源及其類型;接著討論受到後現代主義影響,質化研究所呈現的書寫形式面貌,及其對質化研究的省思;最後的結語,筆者提議研究者要秉持批判理性的立場,隨時聽取與接受批判。
後現代主義的基本主張
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科學理性破除了迷信與無知,整個世界進入了現代化(modernization)的過程,而這樣的現代化到了二十世紀,到達最高峰,形成所謂的現代主義(modernism)。。後現代主義雖屬新興的認識論,與現代性(modernity)有不同的哲學假設,雖然它的發展尚未成熟,但或許可以提供我們思考質化研究的一些新啟示。從上述的討論,歸納出後現代主要的主張,包括以下六點,分別為:一、虛擬是真實的再現;二、多元主體的出現;三、社會實在(reality)是建構而來;四、永遠變易的意義和觀點;五、個人內省、直觀、解構的詮釋;六、個人的詮釋重於一切。
質化研究的起源、類型
質化研究的起源可以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因為十九世紀末快速工業的結果,使得科技取代了人力,進一步造成城鄉的差距,這因此凸顯城市中勞工和中下階級面臨的問題。質化研究起源第二部分,是從一九六○ 年代開始,是對量化研究的一種反動。至於質性研究的書寫形式,在1980 年代以後有更多元的實驗和表現形式,如:詩、戲劇、小說、散文、自傳、回憶錄、反省小說、日記、記錄片、後設敘事、新報導體、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ies)、敘說拼貼(narrative collages)、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s)等等。
文章相關參考文獻:
Best, S. & Douglas, K.(1990)/朱元鴻、馬彥彬、方孝鼎、張崇熙、李世明等譯 (1994)。
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White ,M. & Epston, D. (1990)/ 廖世德譯 (2001)。故事、知識、權力: 敘事治療的力量。
台北:心靈工坊。
方永泉 (1995)。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主義於比較教育研究的挑戰與啟示。載於中華民
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145-164),台北:師大書
苑。
王雅各 (1999)。臺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吳明清 (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河清 (1994)。現代與後現代-西方藝術文化小史。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胡幼慧 (1996)。質化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郭實渝 (1996)。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37-276)。台北:師大書苑。
周莉娜_教育領域質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
質性研究的發展與觀點
質性研究的發展就是從西方社會科學界而言,質性研究有其複雜的發展歷程,在不同歷史脈絡下所指的質性研究,實際上是具有不同的內涵與意義分為五個時期:
一、傳統時期(1900-1950):質性研究仍屬實徵主義典範、客觀描述的田野觀察。
二、現代主義時期(1950-1970):質性研究在此時期雖仍受到自然論、社會實體論等傳統時期理論的影響,但是在方法和議題對象方面已不限於殖民的研究,雖
三、領域模糊時期(1970-1986):本時期受到人類學理論變化的影響,使得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間界限的問題受到關注,許多學者開始注意到跨領域的理論與方法。
四、再現的危機時期(1986-1990):學術傳統受到質疑,特別是實徵論的學術規準被視為是種族、性別、階級的結構作用所形成,有些研究者開始反思自我意識與被研究場域間的關係,以科學權威和知識權力對於生活世界的宰制,質性研究亦更關注與反思生活經驗中語言和詮釋的問題。
五、目前的發展(1990-迄今):由於對傳統質性研究的反思,質性研究開始呈現新的理論與書寫方式,理論不再被視為放諸四海皆準,而是「敘事」(narrative)的解釋,並朝向解釋特定情境的小型理論發展,而且在書寫上呈現出更明顯的個人風格。
質性取向的觀點是實徵主義將社會現象視為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然採現象學觀點則認為社會事實是人類生命所具有的價值和旨趣所建構的。採取與實徵主義不同的典範,雖然其內部仍存在歧異,可由以下分述:
一、現象學的觀點:研究不在於建構獨立於主體之外的客觀世界,而是可以對話和辯證的方式,對社會事實進行協調與取得共識。
二、文化的整體觀:質性研究強調人們行動在特定情境脈絡中的意義探究,但是人們對行動的意義詮釋多是模糊還是默會,如何應用常識性的理解以建立抽象的文化規則即涉及文化的概念,亦即從某一人群的觀點來描繪當中以瞭解人們所共享的文化意義。
三、詮釋批判的觀點:詮釋與批判的觀點將有助於穿透行動與事件的表層以進入生活世界,才有可能對於行動的意義進行理解與詮釋。將習以為常的觀點「存而不論」,然後回到事物的源頭,而「生活世界」就是最後無法再化約的源頭,研究的重點在於對象背後生活世界的預設,而非生活世界的預設是否客觀真實。
質性取向的方法
「為何」(Why)的問題,引導研究者從不同的面向建構問題意識,才明確的闡述紮根理論如何(How)進行的程序,讓研究歷程能忠實再現(represent)社會現象的性質。質性典範,研究中的認識論基礎(如何獲得研究知識)亦是仍在發展的歷程。
一、收集與分析資料
二、資料的描寫與詮釋
關於質性研究的爭論
資料收集不同的方式,前者多用參與觀察、訪談,後者多運用問卷調查、實驗設計,在實徵主義的傳統下,質性研究被視為只是深度報導或說故事而已,不能視為是科學的研究,質性研究知識的合法性因而倍受質疑。
一、有效性的問題是傳統實徵取向量化研究的規範,但由於質化取向與量化取向在意識型態與知識論的立場不同,若以量化取向所關注的客觀計算、尋找普遍性通則、因果關係與推論 之信效度規範,將無法做為判別質化取向研究的依據。
二、研究倫理的反省運用參與觀察、訪談,所描述的內容常會涉及到人的部份,使得研究者可能會面臨到描寫的品質與適不適合描寫之間的衝突。
三、書寫的格式受到後現代知識論的無典範的研究典範影響,多元主義的方法論觀點認為所有的研究皆應能公平地依其獨有的規則進行研究,沒有任何的方法是具有優位性,其論述是沒有中心性而是局部的小型論述。
結語-質性取向對教育研究之啟示:質性研究取向並沒有一致的理論規範或方法程序,而且是仍在發展與修正的歷程,如同科學哲學及方法的討論,使得實徵主義亦有所有的修正,但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了求改善人類的生活。教育問題錯綜複雜,因此當我們若能對不同的方法論瞭解的愈透徹的時候,或許能在進行研究時清楚的覺察所採用的研究典範,並釐清所採取的知識論立場、意識型態,根據獲致更清明的態度思考問題與方法。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林映均筆記&課後心得:
用何種方法達到研究目標─研究方法
方法論可釐清預期結果、能將研究限制作較仔細的說明討論
老師概略的介紹許多不同方法論/(研究)方法method,如:訪查法、觀察法、內容分析法、個案研究、參與研究、
教育研究法:著重實際技術、
焦點團體研究法:研究對象個人並非最重要的,而是團體具有意義,或是進行單一個人訪談時會出現種種卻步,以團體訪談方式進行(EX.外籍配偶的小團體訪談)
行動研究:研究行動的進行(研究者自己的行動成為研究對象,EX.設計某教學方法,並實行(實驗),在這個實驗(行動)後進行此行動之研究)
─可多學/認識研究方法,再選擇最適合的,先確認主題再思考適用之研究方法→何種研究方法可充分展現此研究特色
研究模式model /研究取向approach(學科、領域)
EX. 華僑研究→華僑觀點切入、移民觀點切入
實證(代表人物:韋伯/說明事件)、詮釋(社會學:從社會行動者的觀點切入,並分析因由)、批判(研究過去的重點在於未來的改善,以批判立場出發,發現其不合理,必加以改變─研究是為了改變世界─許多弱勢族全研究採取批判取向;代表人物:馬克思) (研究/取向)
EX外勞:實證:外勞逃跑情事;詮釋:為什麼逃跑;批判:逃跑的情況產生,是原自於制度的缺失,如何改善
研究架構 frameworks
上述總合(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架構)及為研究設計
本次課堂除了許多名詞的了解(感謝老師以簡單實例說明個研究法/專有名詞的含意,非常清楚易懂),很重要的是對於研究的一些想法、觀念的釐清和確認,例如:
1.分析研究:分析是研究真正目的,而非資料收集
2.研究旨趣極重要,是學術研究,不要輪為實務研究。即使已有既有研究,但必須說明過去研究基礎(文獻探討)、研究新意(貢獻、特色)m
3.練習問問題可產生新的知識─提問的深度及廣度→問題意識
佩環針對第五週論文篇章的分享:
覺得這篇文章可以提供予大家做參考:
質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討
侯東成
l 可靠且值得信賴(trustworthiness)是質化研究基本目標。
l 質化效度效標之發展(Whittemore, Chase & Mandle 2001)
Altheide & Johnson(1994)
|
Plausibility, relevance, credibility, importance of topic
|
Eisenhart & Howe(1992)
|
Completeness, appropriateness, comprehensiveness, credibility, significance
|
Leininger(1994)
|
Credibility, confirmability, meaning in context, recurrent patterning, saturation, transferability
|
Lincoln(1995)
|
Poisitionality, community as arbiter, voice, critical subjectivity, reciprocity, sacredness, sharing perquisities of privilege
|
Lncoln & Guba(1985); Guba & Lincoln(1989)
|
Truh value, applicability, consistency, neutrality
|
Marshall(1990)
|
Goodness, canon of evidence
|
Maxwell(1992,1996)
|
Descriptive validity, interpretive, theoretical validity, evaluative validity,generalizability
|
Sandelowski(1986,1993)
|
Credibility, fittingness, auditability, confirmability, creativity, artfulness
|
Smith(1990)
|
Moral and ethical component
|
Thorne(1997)
|
Methodological integrity, representative credibility, analytic logic, interpretive authority
|
Whittemore, Robin; Chase, Susan K; Mandle, Carol Lynn. (2001). ‘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V.11, Issue4: 522-537.
l 效度失真的原因:
n 記憶問題
n 研究效應
n 文化前設
n 間接資料來源
l 效度的檢驗手段:即如何解決「效度威脅」問題
n 偵探法
n 證偽法
n 三角檢驗法
n 反饋法
n 參與者檢驗法
n 收集豐富的原始資料
n 比較法
n 詮釋學的循環
l 證明效度之技術(Whittemore, Chase & Mandle 2001)
個人心得:
質化研究之所以困難與可貴,就在於分析階段,沒有一個 formula 或是食譜,讓你照著說明就可以作出一篇好的研究。相反地,質化研究僅有一些指引而已,而這些指引往往都非常的模糊與隱晦,讓剛開始分析的人無所適從。 類型比對 (pattern matching) 可說是質化研究中最常用到也是最值得用的技巧之一,這種分析方式的邏輯是:比較實際上你所搜集到的類型與你預測的類型 (可能是基於理論和rival explanation)。如果這兩者一致,這有助於強化質化研究的 internal validity。如果你的研究是解釋型質化研究,你的 patterns 可能是與依變數有關,也可能是與自變數有關,也有可能是同時關注依變數和自變數。如果你的研究是解釋型質化研究,類型比對還是相關的,只要你在搜集資料之前定義你所預測的 patterns。
黃雅寧的心得“質性研究的效度問題”ความถูกต้องของการวิจัยเชิงคุณภาพ
「量的研究」的觀點來看,來自於觀察紀錄、訪問紀錄、文件蒐集所獲致的資料,通常非常龐雜冗長,類目繁多,因此無法透過適宜的標準化的過程加以量化,使得資料的分析與解讀較為困難。การวิจัยเชิงปริมาณ (Quantitative Research) เป็นการวิจัยที่มุ่งหาข้อเท็จจริงและข้อสรุปเชิงปริมาณ เน้นการใช้ข้อมูลที่เป็นตัวเลขเป็นหลักฐานยืนยันความถูกต้องของข้อค้นพบ และสรุปต่างๆ มีการใช้เครื่องมือที่มีความเป็นปรนัยในการเก็บรวบรวมข้อมูลเช่น แบบสอบถามแบบทดสอบ การสังเกต การสัมภาษณ์ การทดลอง เป็นต้น 。
「質的研究」的批評,幾乎明顯的以「量」的標準去質疑「質」,立場是否適當有待商榷。การวิจัยเชิงคุณภาพ (Qualitative Research) เป็นการวิจัยที่นักวิจัยจะต้องลงไปศึกษาสังเกต และกลุ่มบุคคลที่ต้องการศึกษาโดยละเอียดทุกด้านในลักษณะเจาะลึก ใช้วิธีการสังเกตแบบมีส่วนร่วม และการสัมภาษณ์แบบไม่เป็นทางการเป็นหลักในการเก็บรวบรวมข้อมูลการวิเคราะห์ข้อมูลจะใช้การวิเคราะห์เชิงเหตุผลไม่ได้มุ่งเก็บเป็นตัวเลขมาทำการวิเคราะห์。
可靠且值得信賴(trustworthiness)是質化研究基本目標,所以近來質化效度之發展考慮了幾個問題:
一、效度失真的原因:(一)記憶問題、(二)研究效應、(三)文化前設、(四)間接資料來源
二、效度的檢驗手段:即如何解決「效度威脅」問題
(一)偵探法、(二)證偽法、(三)三角檢驗法、(四)反饋法、(五)參與者檢驗法
(六)收集豐富的原始資料、(七)比較法、(八)詮釋學的循環
三、質化研究最終檢核項目綱要
1.目標;(1)研究問題與研究目標是否為相關連的議題?(2)研究目標是否夠聚焦且能清楚地陳述?
2.反省性;(1)有沒有呈現出研究者的動機、背景、觀點及基本假設,而所研究的議題是否充分地處理了這些問題?
3.方法與設計;(1)所採用的質化研究方法是否適合用來探索研究問題?(2)針對研究問題是否已採用最適當方法?
4.資料收集與抽樣;(1)能否清楚地陳述收集資料的策略?(2)有無陳述採取目的性或理論性抽樣,而非隨機性抽樣的理由?
5.理論架構;(1)有無提出用來詮釋資料的理念與觀點?(2)依據研究的目標這個理論架構適當?
6.分析;(1)依循那些原則來組織並呈現研究發現? (2)資料組織的原則與程序是否完整地描述,並能讓讀者瞭解到原始資料是如何轉變成研究結果的?
7.發現;(1)研究發現是否與研究目標是相關聯的?(2)研究發現有無提供新貢獻?
8.討論;(1)能否提出有關內在效度及反省性問題的討論?(2)所提出的研究發現有無提出一些清楚地結論?
9.結果呈現;(1)研究報告是否易於瞭解並清楚呈現脈絡性(2)能否區分出研究者的話語與資訊提供者的話語
10.參考文獻;(1)本領域中重要及特定的資料是否都涵蓋了?而這些資料是否被適當地呈現並應用到研究報告中?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s actually is the source of most validity errors. Devices to guard
against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 are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the researcher. (Kirk and Miller,
1986:30)”
Comments (1)
仁萱 said
at 10:18 am on Mar 29, 2012
回應學姐的問題:
可尋找資料的地方:
1.全國碩博士論文
2.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
3.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美加博士摘要資料庫(前21篇可免費)
4.EBSCO host系統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