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7.(4/5) 訪談法 (A)

 

 


 

本週版主: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彥廷摘要:

解釋和理論

1. 進行因果推論時,要不斷檢討假定本身與變數之間的關聯。

2. 各種變數之間的關係影響了研究的複雜性。

3. 普遍性理論與特殊性理論各有所長,互相補充。

 

一、事實、理論與假定

1. 我們企圖用理論解釋事實;也就是因果推論。

2. 一個理論性解釋,一定會包含某些假定。

3. 有些假定無法驗證,有些假定無法用現成資料加以驗證。科學家致力於以更切實有用的假定取代舊有的。

4. 現象的相關變數極多;要去除只是偶發的變數,和同時受其他變數影響者。

5. 將每一類變數概念化,賦予權重。

6. 兩個看似相關的變數,可能都被第三個變數影響,也就是共同成因

 

二、複雜性的類型

1. 對立模型

不同的模型都能解釋現象。如果能確認變數的時間關係,便能找出更好的說明方式。

2. 附加變數

當控制變數很多時,需要大量樣本才能作有意義的分析。

3. 互相關的自變數

與依變數有因果關係的變數,彼此之間也有高度相關時,可將這些變數視為一個變數群

4. 測量誤差

因果變數相關越高,測量誤差造成的偏差也越大。不能解決測量誤差,則不能分析各種成因。

5. 特定組合造成的交互作用

6. 變數互為因果

 

三、系統理論的發展

大型理論VS中型理論

1. 大型理論

a. 可以建立普遍觀念

b. 提供所謂的「感性概念」,使研究者特別注意某組變數。

c. 太過抽象而模糊,不能得到特定的預測結果。

d. 忽略許多細節,減弱其預測的精確性。

e. 理論越具普遍性,包含的概念、變數越抽象,越難加以測量。

 

2. 中型理論

a. 包含一組互相關聯的假設,可以清楚具體的解釋某些特殊現象,並適用於不同的現象。

b. 探討普遍性理論在特定條件下的意涵,就產生中型理論。

c. 只限於一個特定現象的研究,只有在該現象仍然持續時才有意義;但很可能趕不上問題變遷的速度。

 

訪談法 interview

參考資料:

07-訪談研究法緒論

07-面訪實務

09-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

 

何為訪談?

1. 字面上的意思是互換觀點 inter-view,兩人針對共同感興趣的主題進行交談

2. 有一定目的、集中於某一主題的對話

3. 以一般對話方式進行,但有以下的分別

  a. 內容與過程都經過安排、控制,並非閒聊

  b. 主要是由訪問者向受訪者擷取訊息,是研究行為

 

常見的訪談形式:

1. 調查訪問:大樣本,疏離,片面決定,話題封閉,尋找典型。

2. 深度訪談:小樣本,投入,共同塑造,內容開放,探索獨特。

 

質性訪談的代表性例子:

1.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2. 皮亞傑的兒童發展理論

3. 西部電力公司工人的大規模訪談

4. 消費產品設計與廣告使用個人質性調查

 

訪談法的特性:

1. 是源遠流長的研究方法,但近年來才出現大量系統性探討。

2. 研究者進入研究對象的生活,與對象一同建構對研究主題的認識。

3. 看似簡單,就像是日常對話,只要有對象,能記錄,就可以開始訪談。

4. 實則有許多面向要考慮:訪談前的準備、訪談中的掌控、訪談後的整理,以及貫串整個訪談的研究倫理問題;但卻沒有太多標準程序、規則、技術手冊可以參考。

 

深度訪談

1. 透過研究者與對象互動的過程,共同再次經歷研究主題,選取其中的經驗,重新建構對這個主題的意見與情緒。

2. 指導原則

  a. 融入受訪者生命歷程

  b. 開放、分享

  c. 互動歷程文本

  d. 深度描寫,揭示意義

  e. 解釋與建構意義

  f. 以生命歷程與地方社會為脈絡去理解

 

深度訪談歷程與技巧

1. 事先規劃

  a. 訪談題綱

  b. 選定對象

  c. 歷程規劃

  d. 記錄方式

2. 受訪關係

  a. 基本關係、角色

  b. 關係協商

  c. 發展關係

3. 訪談過程

  a. 功能性表示

  b. 鼓勵表達

  c. 追問逼問

  d. 細究傾聽

 

訪問督導

督導目的:控制訪問品質。

擔任條件:資深或優秀訪員。

督導訓練:

1. 分配督導區域

2. 督導注意事項

督導內容:

1. 掌握訪問工作進度

2. 評估訪員表現

3. 檢查與複查訪談問卷

4. 解決訪員遭遇的困難

督導資料袋(參考)

1. 督導注意事項

2. 訪員通訊錄

3. 督導聯絡方式

4. 複查彙整表

5. 其他參考資料

 


袁慧敏:訪談研究法緒論及理論與解釋摘要

 

◎訪談研究法緒論

一、訪談的意義

  1. 獲取知識:就一個有興趣的主題交換觀點。透過受訪者的話語認識他的世界,並更深入或釐清矯正研究者既有的框架。
  2. 故訪談內容是要受檢驗的必須謹慎

 

二、訪談的歷史與社會脈絡

1. 質性訪談在心理學上的應用:佛洛伊德對病人作治療性訪談後,提出精神分析論。以此為基礎,擴展應用到各種學科的訪談研究,例如消費行為。

2. 訪談的經驗證據的採集與詮釋導致理論的產生

3. 在後現代主義盛行的今天,不去強調學科的分際,而強調跨學科的研究法的普遍或重要,例如社會科學採用人文科學詮釋方法,以及訪談與論述一途,更加瞭解人類的社會面向。

 

二、訪談的方法與倫理

  1. 研究者的定位:研究者處於權力位置,掌握切換話題的能力,不展現對主題的立場。
  2. 引導提問的重要性:訪談者表明立場→詢問支撐其立場的理由→根據內容追問細節或質問訪談者(追問的題目建立在研究者本身對問題的瞭解程度)
  3. 詮釋訪談內容:闡述訪談者產生如此的立場,非採取單純的錄音社會學方式作研究。(研究者要注意訪談者在闡述理由時,故事中回應訪談者的人是如何回應,為何有此回應,是其中的關鍵導致訪談者產生如此想法。)
  4. 作好前置作業:自發性的訪談研究雖然容易,但其訪談內容可能只是經驗的再製或偏見的再述而已,沒有價值。
  5. 研究新手的問題:如何設計、訪談多少人、如何避免提出引導性問題、是否傷害、如何分析訪談內容、詮釋的結果是否只是主觀意志的表達等。
  6. 訪談的倫理:尊重是最基本的訪談態度,因為深度訪談具備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如何讓受訪者信任,並拿捏社會距離的分際。

 

文章中建議參考書目:

1979 Spradley,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民族誌訪談)

1986 Mishler, 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itive(研究訪談-脈絡和敘事) 以上是早期訪談研究的重要書籍

2002 Gubrium and Holstein, The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ch(訪談研究手冊)

2005 Denzin and Lincoln,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質性研究的智慧手冊)

以上是現今的談論較全面的書籍

 

◎理論與解釋-非實驗的研究

1.事實不會單獨存在,解釋事實的角度往往依照詮釋者本身所持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理解,後形成理論去解釋現象。科學的發展是以更切實,更有用的修正取代舊有的假定,而先天的假定通常無法驗證。

2.研究者選擇影響事件的變數時,要盡量避免主觀的想像,因為會使得事件的因果論述不客觀。故挑選變數很重要,當我們捨棄不合理的假定時,要提出更合理的假定去擴大研究面。

3.變化的前後並非按順序規矩的排列好,因果也並非絕對的站在對立面,變數的變化時常連續不斷的。

4.持不同立場的團體在看待同一個議題時,看重的變數項目不同,但某一個議題的相關變數對議題的影響可以做出測量,影響大的變數表示其是議題的核心。

5.研究者如何避免虛假的變數相互關係因果關係存在的證明:無法保證全部成因皆被控制,研究者必須提出變數的起因,當受到質疑時,可能導致結論要修正。

6.變數的相互關係:

◎蒐集不同時間點的資料→對立模型

◎控制變數很多時,需要數目很大的樣本→附加變數

◎變數群的概念→互為相關的自變數

◎測量誤差→如何避免?

◎交互作用

追蹤研究→互為因果

7.系統理論的發展:

  1. 感性概念:社會科學的理論價值在於提供研究者感性概念,這使研究者關心某種變數的重要性
  2. 中型理論:包含相互關聯的假設,能說明與解釋不同的特殊現象,目標與範圍比較狹窄。
  3. 社會學家追求一個單一獨特的理論應用在個別不同的研究,但因其中變數多往往無法達到。研究當前的問題在於研究者出於求知慾的展現,但當前問題多半持續發展中,研究結果往往趕不上現象的變化。
  4. 理論的維持在於多半不涉及個案研究,方能有採行價值與普遍化,不過普遍化理論所關注的細節性少,很多理論抽象性高。

李子平---採訪問卷:

 (1)  你是果敢族嗎?

1.來台緣由與經過
2.
來台時間
3.
來台後的生活
4.
來台前的生活經驗
5.
生命中最難忘的事

(2)  在你的認知裡果敢族是漢族?還是?

(3)  果敢族在緬甸華人社會結構裡,其具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民間習俗,把果敢族從緬甸華人中區分開來,使其成為一種有別於緬甸其他華人的民族,你認為有這個必要嗎?

(4)  果敢族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獨特的風俗,被緬甸政府法定為少數民族,然而,一直以來果敢族都被歸類為緬甸華人或緬甸撣族。研究果敢族的歷史文化,為學術界添加一筆奇特民族的研究成果,你認為有這樣的可行性嗎?

(5)  歷史的發生就應該被外界了解,果敢族在緬甸這塊土地上以生存繁衍三百餘年,他們幾乎被世界遺忘,重新讓世人認識、了解其歷史、文化你認為這個議題是值得被重視的嗎?還是任其被所居住的臨近民族同化?

(6)  果敢族的民俗節慶、服飾、居家習慣、婚俗(結婚年齡男女)、飲食文化、貿易方式、娛樂方式、職業別、藝術活動(打歌)

(7)  果敢族所使用的語言為何?孩子受教育情況、教育制度、觀光事業有那些?

(8)  果敢族所使用的法律、政治背景?

(9)  果敢族的社會結構,家庭組成?

(10)果敢族有那些社會福利制度,(老人、小孩、身障)

(11)大陸有果敢族嗎與其他地方(如台灣)的果敢族有何不同?

 


李子平---教育研究法(週七)

《教育研究法》撰文-黃哲老師

質的教育研究

文章摘要:

什麼是質的研究方法,要定義質性研究方法並不容易,因為質性研究的內在歧異性很大,在介紹質性研究的各種文章中,可能包括了不同的內容,最常被介紹的質性研究包括:訪談法、觀察法、焦點團體法,文獻法等資料蒐集的方式。

 

質與量這兩種研究取向基本上有以下四點差異:

(一)本體論的假設

(二)知識論的假設

(三)研究目標何在

(四)資料蒐集的方法:

 

質化研究的特點:

(一)以自然情境為資料來源,研究者本身為主要的蒐集資料的工具。

(二)基本上是描述性的。

(三)關心過程甚於結果。

(四)分析資料時以歸納法為主。

(五)關注的焦點在「意義」,特別是參與者的觀點。

 

質化之研究設計

一、何時該選擇質的研究:

(一)決定研究的問題。

(二)決定研究的單位與蒐集資料。

(三)分析資料。

(四)解釋研究的發現。

 

質化研究歷程

(一)初步界定問題方向。

(二)蒐集並閱讀資料(勾勒田野、閱讀蒐集資料的過程)

(三)資料分析及詮釋

(四)撰寫研究報告

 

與研究設計有關的幾個問題

(一)如何寫研究計畫

1.你想要做什麼?

2.你要如何做?

3.為什麼你要做這個?

4.你所做的和其他人所做的要如何產生關連?

5.你做的東西可能有何貢獻?

(二)取樣:

量的研究強調的是隨機取樣,但是質的研究卻是立意取樣。常見的取樣方法有

1.方便抽樣:研究者以最接近的個人作為對象而加以抽取之方法。

2.配額抽樣:類似於分層隨機抽樣,但為非隨機抽樣,亦即樣本抽取時以主觀方式抽取。

3.判斷抽樣:或稱立志抽樣、合目標抽樣,研究者依自己判斷,抽取符合研究目標之樣本。

4.雪球式抽樣:是由滾雪球類推而來,其步驟是先確認具有某些特徵人士,做為樣本,再以這些人為報告者指認更多具相同特徵者,不斷地類推,如此越滾越大,直到找到最具研究特徵的樣本或對象(研究意義最具豐富性)。

5.雙重抽樣:從樣本中抽取未回答者,並實施個別訪問,以獲得所需資料。

6.標準取樣:依據一些標準篩選出你想要的樣本。例如:正在談戀愛,且與目前的伴侶在一起超過一年者。

7.理論取樣:依據理論上所定義的標準來取樣。

8.極端個案抽樣:在你所想要瞭解的現象中表現極端者通常有較豊富的資料。

(三)資料蒐集的方法:訪談、開放式問卷、文件資料、錄音或錄影帶、參與觀察,在同一個研究中可以運用多種方法來蒐集資料,用何種方法蒐集資料與你想要研究的問題有關,並沒有標準的作法。

(四)資料分析的方法:最常採用的方法是編碼,從所得資料中逐步分類。另一種方法是述說分析,強調整

個故事與脈絡的呈現,重點在於瞭解這個人為何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自己。

 

如何加強此一研究的可信度

(一)在質的研究中,增強研究可信度的方法是所謂的三角校正。意思就是盡可能地用多種角度來檢驗資料的可信度。

三角校正的方法有:

1.用不同的方法來搜集資料:例如:同時運用訪談與私人文件。

2.在同一方法中,檢驗不同來源的資料:例如:不同時間、不同對象的訪談資料。

3.使用多個分析者。

4.嘗試使用不同的觀點來詮釋資料。

(二)提高外在信度的方法

1.研究者的身份及立場應維持在某一標準,外在信度才會高。

2.提供資料者之選擇應謹慎研判。

3.社會情境及狀況應清楚交待。

4.藉由文獻探討分析概念和前提。

5.利用三角測定法來蒐集及分析資料。

(三)提高內在信度的方法

1.確定研究脈絡、通盤的問題及觀察者在情境中的地位。

2.使用三角測定法做蒐集資料的多種程序。

3.廣泛地描述,少用推論的描述。

4.合作、聯合參與研究、同儕檢證,分析統合評論,減少差異。

5.錄製研究情境,可供觀賞及討論。

質性研究之優、缺點、限制及研究倫理

一、優點:

(一)設計完整的環境狀況,採縱貫式的途徑,在教育研究中相當特殊。

(二)易獲得新的見地及假設。

(三)根據觀察自然環境蒐集得到的資料所建立之假設、理論,較切合實際。

(四)由於觀察者開始研究時不採用特定假設,更易留意不是期望中的現象,而有意外的收穫。

(五)鼓勵教師參與研究比其他研究更有效。

二、缺點:

(一)稱職的觀察者不多見:須接受社會學、人類學的訓練及敏銳、審慎的觀察力。

 (二)費時費力費錢,不易複製。

(三)記錄冗長,量化不易,解釋困難。

(四)觀察者先入為主的偏見。

(五)觀察不易面面俱到,事事都要記錄。

(六)研究者主動參與,造成角色衝突,以及情感的投入會降低蒐集資料的效度。

三、研究倫理

(一)保護提供資料者的權益、隱私權、身份保密。

(二)尊重並取得信任、合作,讓其了解研究目標。

(三)建立契約,依約行事。

(四)研究結果宜告知真相,並忠於資料及數據。

(五)報告宜對提供資料者有所裨益。

 

文章參考書目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胡幼慧編(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中正教育研究所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公司。

徐宗國譯(1997) 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齊力(2002)質性研究方法概論,第一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研習會」南華大學。


   周莉娜_質的教育研究

質的研究沒有固定的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基本上有以下四點差異:

本體論的假設

知識論的假設

研究目標何在

資料蒐集的方法

 

質性研究的之特點為

以自然情境為資料來源,研究者本身為主要的蒐集資料的工具

基本上是描述性的

關心過程甚於結果

分析資料時以歸納法為主

關注的焦點在意義,特別是參與者的觀點

 

質化之研究設計

- 何時該選擇質的研究最關鍵的因素應是你想瞭解什麼、可能是適合你的研究方法

- 研究設計

     一決定研究的問題

     二決定研究的單位與蒐集資料

     三分析資料

     四解釋研究的發現

- 研究歷程

     一初步界定問題方向

     二蒐集並閱讀資料(勾勒田野、閱讀蒐集資料的過程)

1.進入研究現場

2.資料收集

3.分析資料

4.解釋與詮釋

5.討論及初步報告

6.形成新問題

7.重新進入現場

8.再次循環

9.退出現場

     三資料分析及詮釋

     四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中、後期;1.問題範圍逐漸縮小2.研究方向逐漸明確3.分析詮釋角度更為豐富。

研究初期;1.僅有大致範圍及研究方向2.僅作表面描述3.研究進度緩慢不易形成分析詮釋角度。

  

與研究設計有關的幾個問題 

- 如何寫研究計畫,大概需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你想要做什麼?

2.你要如何做?

3.為什麼你要做這個?

4.你所做的和其他人所做的要如何產生關連?

5.你做的東西可能有何貢獻?

     - 取樣,常見的取樣方法有

1.方便抽樣:研究者可以接近的個人作為對象而抽取之方法

2.配額抽樣:類似於分層隨機抽樣,抽取時候可以主觀方式抽取

3.判斷抽樣:或稱立志抽樣、合目標抽樣,研究者依自己判斷,抽取符合研究目標之樣本

4.雪球式抽樣:是由滾雪球類推而來,其步驟是先確認具有某些特徵人士,做為樣本,直到找到最具研究特徵的樣本或對象(研究意義最具豐富性)

5.雙重抽樣:從樣抽取未回答者,並實施個別訪問,所需要的資料

6.標準取樣:依據一些標準篩選出你想要的樣本

7.理論取樣:依據理論上所定義的標準來取樣

8.極端個案抽樣:在想要瞭解的現象表現極端者通常有較豊富的資料

     - 資料蒐集的方法像訪談、開放式問卷、文件資料、錄音或錄影帶、參與觀察,在同一個研究中可以運用多種方法來蒐集資料,用何種方法蒐集資料與你想要研究的問題有關,並沒有標準的作法。

     - 資料分析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編碼,從所得資料逐步分類。另外一種方法是述說分析,強調整個故事與脈絡的呈現,重點在於瞭解這個人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自己。

 

相關名詞解釋

-人種誌研究法

-教育人種誌

-編碼

-田野筆記(field note)的內容

-勾勒田野『社會圖、空間圖、時間圖』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

-理論觸覺

-俗民誌

-教育俗民誌 『意義、特徵』

-焦點的團體訪談(focused group interview;FGI)


 

陳美萍-何謂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是一種觀察者位於這個世界中的情境式活動。其中包括一整套讓這世界得以彼看見之解釋性與具象徵性的實踐。正是這些實踐轉變了這個世界。透過田野筆記、訪談、對話、照片、錄音及個人備忘錄。是處於自然狀態之事務。

 

知識質性研究觀點與理論在質性研究扮演的角色:

 

1. 作為指導原則的適當性。

2. 作為一門學科以及在應用背景中的質性研究。

3. 作為一種道德論述的質性性研究。

 

社會「質化」研究觀點:

1. 符號互動輪 現象學的傳統

        方法: 半結構訪談、敘事方談。

        詮釋方法:理論編碼、內容分析、敘事分析、詮釋學方法

2. 俗民方法論 建構主義

        方法:焦點團體、民族誌、參與觀察法、紀錄活動、蒐集文獻。

        詮釋方法:對話分析、論述分析、文獻分析

3. 結構主義 精神分析學派

        方法:紀錄互動、攝影、電影

        詮釋方法:客觀詮釋學、深層詮釋學


 
何庭仙 – “督導訓練” 

督導的必要條件是曾經擔任過的訪員,而且最好是資深或表現優秀的訪員。為了讓督導了解其職權,必須在訪問進行前於予訓練包括:分配督導區域,督導注意事項。 

督導訓練中說明督導主要職責及工作內容

-   定期與訪員連絡,督導訪問工作之進行,掌握訪問之情況及進行 

-   監督訪員是否按標準化程序進行訪問,並評估訪員之表現 

-   查閱訪員分期邀交之問卷,檢查內容是否有錯誤,並要求訪員改正或說明 

-   複查問卷,發現任何不依規定訪問或舞弊等情形,立刻要求訪員改正 

-   節決訪員所遇遭之困難及解答問題,若無法處理時,再回報至執行單位處理 

訪員訓練的籌備

訪員訓練的籌備以及執行,主要希望經由一致的訓練過程,達到訪問標準化的目的。訪員手冊中,一般包括研究計畫名稱、研究團隊成員的相關資訊、對於調查研究方法的簡介、研究計畫的簡介、訪問前的準備事項、訪問工作的展開以及訪員常犯的錯誤類型。 

訪員訓練程序

-   訪員報導 

-   訪員訓練內容:簡介研究單位及研究計畫、講解訪員手冊 

-   發放訪問相關物品 

 


佩環---訪談法的筆記

 

訪談法的定義
● 訪談有如一種口頭問卷,訪問者以面對面的方式向受訪者提問,受訪者不需在問卷上填答案,而改口述的方式,直接回答訪問者的問題。
訪談法與問卷調查之別,在於被訪者的答案沒有預先設定的形式,因此受訪者答覆的紀錄,常以逐字搞的方式寫下來,不像問卷般可採用選項回答,將資訊量化時也比較困難。

 

訪談依受訪者回答內容所給予資訊與量的程度,可分為:
1. 調查訪談
2.深度訪談


1. 調查訪談
常用於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
例如一般的市場調查、民意調查等~多屬於量化的研究

2. 深度訪談
則用於質性的研究,研究者將訪談過程視為交談事件,且強調訪問者與受訪者雙方共同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
因此,深度訪談並非訪問者去挖掘受訪者既有的想法與情感,而是透過雙方互動的過程,互相感染情緒,而思考出的意見。

 

訪談前準備
(一) 擬定訪談大綱
1.避免模稜二可的詞句,確保能有效溝通
2.所有問題的目標應能得到受訪者認可
3.由母群體中選出受訪者,可提供訪談目標所需資料
4.避免使用具引導性的問題
5.訂訪談架構,問題盡量採相同方式提問,減少產生誤解機率
6.擬定訪談問題的次序,於正式訪談前先進行前測,以確定問題內容及次序合乎邏輯思考,讓過程順暢


(二) 挑選受訪者
●受訪者是資料的提供者,受訪的選擇與研究議題有密切的關係
● 結構性訪談多採用隨機抽樣選取受訪者,以確保結果能進行統計分析
受訪者選定後,要儘可能了解受訪者
對受訪者若無所知,則訪談時不易溝通,也難以理解受訪者所表現出的行為


(三) 擬定訪談日程
訪談日程計畫包括
1. 訪談前應閱讀的文獻資料
2. 確認與訪談者的聯繫方式
3. 敲定訪談日期與時段、時間與長度
4. 決定訪談地點
5. 訪談時如何進行過程控制,有何特殊事件,人物應預做準備
訪談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要事先評估並提出應對方法


(四) 備齊訪談使用工具
1. 聯絡工具 調查地區地圖,手機,確保不會迷路
2. 身分證明 調查機構或公文,證件,介紹信等
3. 提問工具 調查表格.調查說明書,問卷等
4. 紀錄工具 可做精詳紀錄的數位輔助工具,例如錄音筆,數位像機,錄影機等,訪談進行時宜同採用筆,紙,或筆記型電腦進行重點紀錄


二、 進行訪談
正式訪談開始前,訪問者應先做以下說明
1. 訪問者自我介紹 表明身分跟單位
2. 告知受訪者打算訪談內容 包括研究目的,提問的項目,並說明會尊重隱私權,機密處理訪談內容
3. 告知選中他前來訪談原因 無論是受訪者是從母群體中依據抽樣遴選的人物,或可提供該研究具關鍵性資料的人物
4. 剪輯過去所作相關訪談結果或摘要展示予受訪者參觀 進而強調該研究的重要性


 

蘇純慧--訪談研究法

1. 結構式訪談

a. 常被用來做調查或民意測驗,也稱標準式訪談或調查式訪談。

b. 有一致式的程序,增加研究的可比較性。 

c. 需要先設定題目、順序且必須是封閉性問題。

d. 研究者與受訪者的互動很重要。

e. 面對面的訪談較容易回收成果,但可信度也較低。

 

2. 半結構式訪談

a. 可以是量化式或質化式。

b. 訪談內容在之前先設計好,但用字與問題並不太侷限。

c. 問題的形式與順序較為開放。

d. 可比較性較低,但可叫真實地表現受訪者的心境。

 

3. 非結構式訪談(開放式)

a. 主要著重於研究者與受訪者間的互動

b. 範圍縮小在研究者感興趣的範圍內

c. 訪談過程所受的控制較小,但是必須注意受訪者的反應

 

4. 群體訪談

a. 一群受訪者聚在一起為相同的研究議題進行討論。

b. 使用的時機除了研究議題外,還有時間的急迫性、樣本取得的限制、經費侷限等。

c. 目前常用於女性議題、行動研究、弱勢族群研究等。

目前的群體訪談有下列形式:

I. 焦點團體訪談法:

 通常是小群體(6~12名),研究者先說明討論議題,盡量讓受訪者發言, 

 研究者是旁觀者。此法能夠觀察觀察成員間的互動情形,且快速地蒐集

 到資料,但成員可能受其他人影響,而表達出非真實性的言論。

 

II. 參考團體研究法:

通常使用於政經議題上,例如收集機構負責人或其代表對研究問題的看法或意見。主要受訪者可提性研究者該注意的事項,但此法的執行困難,且容易受受訪者意見影響而忽略其他重要事項。

 

III. 記憶工作研究法

特別針對女性主義而發展的研究法,成員大約8~10人,成員彼此分享、紀錄參與者的記憶,共同對研究議題提出看法。

 

3. 深入訪談

a. 目的在於讓受訪者用自身語言描述其生活、經驗或情況等。

b. 常常接觸,可能花費較多時間。

c. 使用時機在研究者無法直接接觸的事物,必須藉由受訪者闡述。

d. 以半結構式或是開放式訪談為主,客觀了解受訪者的想法。

e. 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專注於資料的收集以及訪談中真實互動的經驗。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