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9.(4/19)口述史與深度訪談 (C )

 

 


 

本週版主: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彥廷摘要:深度訪談

參考:訪談法(第七周主題)

 

常見的訪談形式:

1. 調查訪問:大樣本,疏離,片面決定,話題封閉,尋找典型。

2. 深度訪談:小樣本,投入,共同塑造,內容開放,探索獨特。

 

深度訪談

1. 透過研究者與對象互動的過程,共同再次經歷研究主題,選取其中的經驗,重新建構對這個主題的意見與情緒。

2. 指導原則

  a. 融入受訪者生命歷程

  b. 開放、分享

  c. 互動歷程文本

  d. 深度描寫,揭示意義

  e. 解釋與建構意義

  f. 以生命歷程與地方社會為脈絡去理解

 

深度訪談歷程與技巧

1. 事先規劃

  a. 訪談題綱

  b. 選定對象

  c. 歷程規劃

  d. 記錄方式

2. 受訪關係

  a. 基本關係、角色

  b. 關係協商

  c. 發展關係

3. 訪談過程

  a. 功能性表示

  b. 鼓勵表達

  c. 追問逼問

  d. 細究傾聽

 

紀錄口述史:計畫篇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孫子、始計~~

 

一、訪問工具

1. 錄音設備:(日新月異)

2. 麥克風:一定要用外接式麥克風

3. 攜行箱

4. 紙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二、訪問場所

1. 大部分訪問在家中進行

  a. 受訪者在孰悉的環境中比較自在

  b. 其他家人也許會干擾

2. 配合受訪者選擇場所

3. 背景聲音未必不好,只要不妨礙對話內容理解即可。

4. 錄音室也是個選擇

5. 避免天花板挑高、家具太少、地板很堅實的房間、避免靠近大馬路或噪音源的房間。

 

古書案:謹依經驗補充。

1. 受訪場所應該在雙方容易到達的地點。

2. 環境明亮,但不應花俏,以免影響注意力。

3. 避免太過熱鬧的場所,以免溝通障礙。

4. 若在餐廳等營業場合,注意服務員關切的方式與頻率會不會中斷談話。

5. 若是訪問機構內人員,應暫時離開其辦公處室,移駕會議室訪談。但要考量到受訪者是否需要辦公室內的參考資料。

6. 事先詢問受訪對象需不需要電力供應等特殊設備。

 

三、基礎研究

1. 利用各種管道收集與主題相關的知識,並聚焦受訪人選。

2. 利用各種媒體尋求受訪者,但要經過篩選。

3. 初會可能的受訪者時,不要直接告知未來的訪談,以保留彈性。

 

四、受訪者

1. 紓解受訪者的恐懼

2. 建立雙方互動互信的基礎

3. 訊息來自與受訪者成功的溝通

4. 使用電話與可能的受訪者溝通,可以先了解對話能力。

 

五、訪問人

訪問者的態度與立場會影響訪問結果

 

六、訪問方式

1. 小組訪問

  a. 三人最理想,至多不超過五人

  b. 不習慣單獨受訪者也可提供意見

  c. 善於表達的組員可能會主導談話

  d. 紀錄時要標明發言者身分

  e. 留意同儕效應對個別發言的影響

2. 生命史/傳記

  a. 需經過數次訪談 

  b. 將歷史年份與受訪對象年齡對照

  c. 年長者的記憶時常讓人驚嘆

  d. 能問出難言之隱,雙方就建立了某種關係

3. 調查與文化訪談

  a. 了解自己面對的人群、文化與社會地位

  b. 攸關面子、無法正確表達,都可能誤導訪談結果

4. 當地歷史與社區史

5. 方言與語言

6. 詮釋場景

  a. 用錄音機、相片等等媒介詳細記錄場景資訊

  b. 帶人重返場景會帶來戲劇性效果,啟動長期被遺忘的記憶

  c. 利用地圖與平面圖標誌紀錄地點

7. 詮釋照片與文件

8. 詮釋物件

9. 工藝與工業

10.實況記載

11.政治話題

12.技術史訪談

13.孩童的歌謠

14.民謠與民族記憶

15.傳統與習俗

16.家庭史訪談

17.其他

 

紀錄口述史:訪問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第一~~

 

1. 問問題

  a. 訪問必須有方向與目的

  b. 傳統提問單與心智圖

  c. 列出受訪者身上值得被探索的主題

  d. 將主題發展成受訪可理解的問題

  e. 使用開放式的問題。

  f. 是非題的使用時機:確認事實,或總結一個話題

 

2. 抵達受訪者所在地

  a. 行前器材檢查

  b. 配合受訪者作息

  c. 主動自我介紹,說明來意

  d. 決定坐談位置

  e. 安排就坐朝向、雙方距離、麥克風、錄音機。

 

3. 訪談過程

  a. 不要制式開場白。 

  b. 以物品、相片、簡報等等參考資料刺激談話

  c. 敏銳的觀察力與同理心,注意受訪者對主題的態度

  d. 受訪者談話時,不要開口回應。以肢體語言示意

  e. 視線接觸很重要,但要適時移開。

  f. 聆聽並解讀對方的回答。

  g. 受訪者的投入狀態

  h. 訪問中的干擾

  i. 意外的答案

  j. 訪問結束

  k.訪談資料版權

  l. 訪談時間依受訪者狀況

  m. 訪談後拜訪

 

4. 錄影

  a. 拒絕拍照的受訪者

  b. 錄影內容的保密性

  c. 剪接對資訊的破壞性

  d. 問題與假設的品質與善意

  e. 攝影師等專業工作人員的介入

  f. 文字為主,影音為輔

  g. 受訪者肢體語言、即興表演有賴錄影保存 

 


 

黃雅寧心得『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 

 

一、「深度訪談」介紹

A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是質化研究中經常採行的資

料蒐集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的口語交談,達到意見交換與

建構,是一種單獨的、個人的互動方式,受訪者藉由訪談的過程與內容,發覺、

分析出受訪者的動機、信念、態度、作法與看法等。

 

﹐「訪談」可以表現為不同的形式﹐而對社會科學的學子而言﹐較常見的可能不是「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ing)﹐而是「調查訪問」(survey interviewing)﹐例如一般的市場調查﹑民意調查等﹐此類調查往往以電話訪問﹑簡單問卷﹑及訪員問卷等形式出現在吾人日常生活中。「深度訪談」通常屬於前者﹐而「調查訪問」則無疑應納入後者的範疇。

 

B. 「深度訪談」的指導原則 

1) 融入受訪者的生命歷程

2) 開放﹑分享作為互動歷程

3) 以互動歷程為文本

4) 「深度描寫」與意義的揭示

5) 解釋與意義的建構

6) 「生命歷程」與「地方社會」作為理解意義的脈絡

 

二、「深度訪談」的實施﹕歷程與技巧

A. 事先規劃﹕控制與開放之間訪談

訪談提綱﹕問題內容、設計原則、提綱預測、回答核實

選定對象﹕理論意義、樣本大小、進入場域

歷程規劃﹕環境控制 、開始訪談 、結束訪談

記錄方式﹕形式 (錄音抑或筆記)、非語言訊息

B. 「受」﹑「訪」關係﹕信任與訊息

基本關係/角色﹕雙方身份 (目的-選擇)、基本倫理 (角色-守秘)

關係協商:訪談開始前的協商、訪談歷程中的協商 (拒答﹑刺探)

發展關係﹕涉入的決定 (情感-理解-立場-反省)、涉入方式 (角色/技巧/回報)

C. 訪談過程﹕社會技巧

功能性的表示﹕開始談話、持續談話、迂迴提問

鼓勵表達﹕傾聽-融入-回應﹑分享 (同意-質疑/自我暴露)、感染 (關注﹑情緒)

追問逼問﹕追問 (時機/中斷)、逃避逼問 (迂迴/分寸)

細究傾聽﹕「接受的聽」、「反省的聽」、「建構的聽」


 

李子平

島嶼東南亞田野記事專題編語

梅慧玉

本專題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

文章分析:

本專題文章的順序排依島嶼東南亞的田野地國家,先後分別為馬西亞、印尼、東帝汶與菲賓,前三篇為人學家之作、後三篇為考古學家所寫。這個專題也邀請了三位年輕考古學者(趙金勇、洪曉純、鍾亦興)談各自的海外田野遭遇。

 

(一)

Hap Lada Tak Sedap! 半島柔河(Johol)地區Temuan族群田野調查紀實

梁志輝*

 

在真正與研究對象接觸,進訪問、觀察之前,仍然有些準備工作需要進,這些包括申請研究許可、簽證,找到適合的地點做研究以及進駐田野地點

專題研究 I:島嶼東南亞田野記事等,是研究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不論是外國人或本國人的身分在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從事調查研究工作,均需要向國家單位申請研究許可。研究許可基本是以一年為期,期限到只可以再延長半年。

(二)

Amoi Masuk Kampung 蘇門答田野散記

蔡晏霖*本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本專題中心訪問學員

田野工作是一種空間經驗,當然也是時間的。人類學研究強調長時間的文化浸淫為田野經驗與其相關詮釋所帶來的寬度與縱深,因此常對於研究者在田野中的轉變著墨較深。本節則企圖拉大田野記事的時間性視野,一方面著眼於田野前的長期準備與語言學習工作,一方面則交代離開田野及其後的心路歷程。我們會發現,田野工作不僅如前節所述常常在空間上越界,在時間上也往往難以劃出清楚的段落。

田野工作的範疇多變,過程漫長。只前置工作繁多,後續效應還可能牽甚廣。重要的是,這麼複雜而勞力的工作,其結果竟然也無法完美──專題研究 I:島嶼東南亞田野記事,除受限於研究者自身或非自身的變,還得面對許多無解與沉默?! 有人,知的本質就是部分(partial)、且繫於許多主觀條件與客觀情situated)。而我認為,人文現象本就是複雜難解的

 

(三)

人類學學科知識的建構賴於從田野工作中的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所獲得質性的認知與瞭解。而田野工作的成效不僅反映了研究者對研究主題的主觀感受,也涉及了過程中諸多現實因素的影響,例如,田調時間的長短、經費的多寡、研究者對異文化環境在身心方面所能承擔的壓力、調適速度、以及他(她)的性別、角色、個性…等等。因此,在這個學科觀點中的人文現象既複雜又獨特,也往往和研究者的生命經驗密不可分。

 

(四)

Malai! Malai! 東帝汶考古田野雜記

趙金勇*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考古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係錯綜複雜。學術性的研究活動在田野地可能掀起相當的漪,其衍生的波濤往往超出預期。考古學家固然可以藉由協助當地人士建自己的地方史,培養史尊嚴,進而從單純「取」的角色,發展到與當地社會互惠的關係。10然而,正如這子,史每每是政治的一部份。身為外人的考古學者,處境並,拿捏的分際則往往超出考古研究的直接對象—考古資。從這個角度來說,深入瞭解田野地的種種人事時地物,看似與考古研究無關,卻說不是考古田野的工作範疇

 

(五)

宋島卡加煙河域考古

洪曉純*

   這是「東南亞區域計畫」,也就是「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前身下的一個項目,當時的計畫名稱是「台灣與東南亞古代文化關係的考古學考察和研究」。從19962002,我全程這個計畫的進2004由於撰寫博士文《台灣與菲賓新石器時代的互動關係》的需要,我再回到那個當被菲賓人誤以為是反抗軍基地的村莊──娜薩布Nagsabaran)進考古發掘。在這樣一個沒有網,沒有電話,椰子樹取代電線桿的國村,除考古工作者原單純處的靜態的「物」之外,我的田野生活多的卻是去經與面對許多出乎意的「人」的問題

 

(六)

Kalinga民族考古田野二三事

鍾亦興*本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學員

在我的田野經驗裡,這類問題發生已經不只一次,我想這無關於研究計畫準備是否充份,而是過於堅持理論取向的假設-演繹法所難以彌補的弱點。僅管有些失望,還好後來得以依照實地情況調整研究計畫的方向。


 

何庭仙 --- “深度訪談

訪談是面對面的言辭溝通,有特定目的的會話。在進行訪談的過程中,訪問者與受訪者的關係是不對等的。

² 深度訪談是受、訪雙方經由持續的互動,所共同營造出來的。

² 深度訪談作用在於從受訪者身上得到資訊,以解決研究者的研究議題或疑惑。

² 深度訪談是想瞭解受訪者如何看待他的世界。

² 瞭解對方如何看待世界,更能瞭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義。

     訪談中可以問什麼問題?

² 經驗 / 行為問題 (experience/behavior)

² 意見 / 價值問題 (opinion/value)

² 感受問題 (feeling)

² 知識問題 (knowledge)

² 感官問題 (sensory)

² 背景 / 人口統計問題 (background/demographic)

     深度訪談的特色 :

² 訪問者既像是採礦者 (miner),也像旅人(traveler)

² 採礦者 : 研究對象已身懷資訊,所欠缺的工作是如何進行挖掘。

² 旅人 : 在景點間漫遊,和所邂逅的人交談、和當地人相處,在互動中提出問題,引導對方說出他們自己生活的故事。


蘇純慧-- 口述史

 

一、事前準備

1. 設備:錄音機、麥克風……等。

2. 訪問場所慎選,可減少受訪者壓力。

3. 基礎研究:從各處找尋資料與可以訪談的人物。

4. 接近受訪者,說明目的,篩選適合的受訪者。

5. 選定合適的訪問人,才能得到需要的資訊。

 

二、訪問方式

1. 小組訪問

每組成員最好不超過五人,三人為佳,可在短期內蒐集大量資訊,減低受訪者的緊張;但缺點是所得結果的正確性尚待商確。

2. 生命史/傳記

需訪談多次,依循邏輯結構、年代順序進行訪談。

3. 調查與文化訪談

發展與援助機構已開始使用口述史,訪談者必須了解文化的差異,建立雙方的信賴感。

4. 當地歷史與社區史

屬於地方層次的觀點,可提供社區或業餘史家所需要的細節。

5. 方言與語言

確認受訪者確實以母語說話,出生在此母語地區,且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6. 詮釋場景

錄音機是詮釋場景的最佳工具,若是帶受訪者回到事發現場或是觀看影片、聆聽錄音都可喚起受訪者的記憶,讓其更侃侃而談。

7. 詮釋照片與文件

政府或博物館、圖書館蒐集的資料中通常有大量可運用的照片或文件。

8. 詮釋物件

依賴人記憶可及時間,了解資料的出處與細節。

9. 工藝與工業

博物館應進行保存。

10. 實況記載

新聞與報章雜誌上的資訊都是被修剪或挑選過的,因此需要當代紀錄。

11. 政治話題

提問必須直接了當,多數政治家對涉及本身生涯的相關問題有所防備,不喜歡提到弱點或失敗。

12. 技術史與訪談

想訪問技術相關問題,必須對該領域有相當深入的了解,或請相關的學者專家先擬定問題。

13. 孩童的遊戲歌

孩子通常不願意在老師面前露骨地表現,需要一個信任的人在旁邊,同時訪談者也應配戴識別證表明身分。

14. 民謠與民族記憶

許多訊息都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可以請對方先敘述祖父母傳下來的經驗,以家庭搜尋記憶的方式進行訪談。

15. 傳統與習俗

對傳統習俗的進行方式與變遷進行訪談,應在傳統習俗消失前記錄其變化,可輔以照片或幻燈片方式進行。

16. 家庭史訪談

此方法還在發展中,若訪問自家人,容易偏離主題;訪問其他人,容易有家醜不可外揚的事情發生。家庭紀錄可成為永久性的私人紀錄。

17. 其他五花八門的訪談紀錄

參考柏克斯與湯普森1998年的著作《口述史讀本》。

 


周莉娜_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

        深度訪談 ,訪談是 面對面的言辭溝通,其目的在其中的一方企圖了解想法與感觸、 有一定目的,且集中於某特定主題上的對話。所以深度訪談簡單說就是調查訪問,深度訪談為了訪、受兩方所持續進行的解釋性互動,為達成此一過程的進行,深度訪談的指導原則

1)  融入受訪者的生命歷程

2)  開放、分享作為互動歷程

3)  以互動歷程為文本

4)  深度描寫與意義的揭示

5)  解釋與意義的建構

6)  生命歷程與地方社會作為理解意義的脈絡

 

主要深度訪談的實施

◎    事先規劃控制與開放之間

訪談提綱: 問題內容設計原則提綱預測回答核實 (歷史記憶證據行為態度)

選定對象: 理論意義樣本大小 (深度廣度) 進入場域 (身份接觸)

歷程規劃: 環境控制  、開始訪談 (表達、暖場) 結束訪談 (繼續的必要可能)

記錄方式: 形式 (錄音抑或筆記) 非語言訊息 (表情動作態度個性用語)

 

◎    放、受關係:信任與訊息

基本關係角色:雙方身份目的選擇基本倫理角色關係協商

訪談開始前的協商 、訪談歷程中的協商

發展關係:涉入的決定 (情感理解) 涉入方式 (角色技巧回報)

 

◎    訪談過程社會技巧

功能性的表示:開始談話持續談話認可與表現重組與總結迂迴提問跑題追回過渡問題

鼓勵表達:傾聽融入回應分享 感染

追問逼問:追問 逃避

逼問細究傾聽:接受的聽反省的聽建構的聽


 

佩環-結構式訪談

 

質性訪談是一種為特殊目的而進行的談話-研究者與受訪者

主要著重於受訪者個人的感受(perception of self)、生活與經驗(life and experience)的陳述,藉著彼此的對話,研究者得以獲得、了解及解釋受訪者個人對社會事實(social reality)的認知(Minichiello et al., 1995)。

 

 

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結構式訪談通常被用來做調查(survey)或民意測驗(opinion polls),也稱為標準式訪談或調查式訪談; 有一致性的問題及依序訪問。因此可以避免受訪者之間的不同級誤差,而增加此研究的可比較性; 訪視表(interview schedule)主要以事先設定題目順序且是封閉式問題(open-ended)呈現,但通常題目順序也需事先決定統一。

 

封閉式的問題,受訪者必須在事先設計好的答案中選擇做答,例如:「下年度您將會做全身健康檢查嗎?」,其答案「會/不會/不知道」,是事先設計好的選項。

 

研究者可能較容易整理資料,成本也較開放式問題為低; 主要的缺點是有些問題可能變得較沒有彈性,無法讓受訪者有充分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或許開放式問題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但受訪者不同的反應可能有更多的問題產生,例如造成資料整理的困難以及成本的劇增等,然而這種開放式問題收集豐富的資料是非常具有價值的。

 

在結構式訪談過程中,受訪者與研究者的關係與互動性是非常重要的 原則上,研究者控制訪問的流程與資料的記載,受訪者接受問題,而做出反應,但通常受訪者也被視為如量性研究一般的「樣本(研究對象)」「反應者」,而非真正在對談式的「參與者角色」,有時失去雙方對談的機會而淪為單向的溝通而已。

 

面對面的訪談,較其他的調查方法而言,其回覆率可能較高,但其研究過程的信度,效度經常被質疑著 研究者通常靠著與受訪者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與溝通,但通常過分的親密關係,對研究的客觀性也常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如何建立中立客觀者的角色,對研究者而言是一項重要的議題。

 


陳美萍-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

 

在非量化的研究方法中,深度訪談的應用最為廣泛。

 

何謂訪談?

面對面言詞溝通、目的在其中的一方企圖瞭解他方的想法與感觸等。因此是有一定目的,且在其中的一方企圖瞭解他。訪談與一般日常對話的不一樣是具有明確的目的,因此它的內容與歷程,應經過有意識的安排與控制,而此安排,控制的目標便在訊息的涉取。

 

MISHLER (1986)認為深度訪談往往將訪談過程視為「交談事件」而強調訪問者與受訪者雙方共同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換言之,是透過雙方互動的過程,共同去經歷、選取、與感染,經由如是過程所新建構的意見與情緒。

 

深度訪談的實施:歷程與技巧

 

A. 事先規劃:控制與開放之間

        準備 訪談提綱,及選定對象,歷程規劃,記錄方式。

B. 「受」、「訪」關係:信任與訊息

        基本關係/腳色,關係協商,發展關係。

C. 訪談過程:社會技巧

        功能性的表示,鼓勵表達,追問逼問,細究傾聽。

 


袁慧敏:讀肯‧霍爾斯口述歷史

 

記錄口述史

◎計劃篇

1.設備:錄音器材、外接式麥克風、耳機、筆記本、筆、備用電池。

2場所:受訪者可能會恐懼,可以用飲食來化解不自然的現象。恐懼之原因探討→過去不愉快的經驗造成→建立信賴感與發揮同理心很重要。善用紙筆記錄(但需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地點多半在受訪者家中,降低不安全感。場域中的背景聲音是可以接受的,反映出當時的情境,除非那是噪音。

3.基礎研究:先決定訪談主題,找辦公室檔案櫃,詢問主題人員、學術機構、活動場所、圖書館剪報檔案、公會、退休老人之家等,形成可能的訪談名單。網路、登報及廣播電臺甚至是電視台等也是很好的管道。

4.篩選受訪者:紀錄地址,發出請對方協助的訊息但不要告知將來會有訪談,保有選擇彈性。

5.訪問人:訪問人的心態需先確定

6.使用電話:先跟對方打招呼,談論主題,但先不聊細節,在電話中詢問會拜訪您,倘若方便,會帶錄音機。先透過電話聯繫來瞭解並設定訪問題目。或直接透過電話作口述。

7.訪問方式:

(1)小組訪問:根據受歡迎的題目切入,可請受訪者攜帶照片或物品加入討論。小組以三到五人為限,訪問人要清楚標記每個人並讓每個人都說到話。透過小組訪談可以確認下一步能訪談的對象。

(2)生命史:準備問卷(童年、學校生活、家庭生活、雙親、青少年時期、婚姻與工作等)提問要照時代順序,重視雙親的資訊。

(3)文化訪談:運用傳統故事與鄉野傳說作起點,觀察與融入社區。

補充:不單純只找研究主題的對象,與對象有交互作用的也應納入。

(4)納入地方史:抽離不了地方的臍帶

(5)方言運用:方言的運用會受到訪問者的影響,如何自然的使受訪者用方言表達很重要。

(6)詮釋場景:帶人回到事件發生的地點,將提到的地點拍攝下來。

(7)詮釋照片與物件、

(8)民族與民謠

(9)技術史訪談

(10)政治話題

(11)傳統習俗

(12)家庭史訪談

 

◎訪問篇

1.問問題

→瞭解對方文化

→訪問必須有目的

→調整訪問者的立場

2.提問單

→邏輯蜘蛛:有條理,但容易流於過於專注在提問單上,忽略意外的答案

6W1H:一定要詢問受訪者的出生日期與地點,在問題中不要嵌入答案。

3.紀錄訪談過程與內容

→在下午或傍晚進行,但仍依受訪者決定→早一點到目的地,在附近走走看看,復習準備→自我介紹,握手行禮→進入家中找閒聊話題,看看家中擺飾物,減少干擾聲音→配帶夾式麥克風時仍要多聊天→訪問者坐在受訪者斜對面→以方才問過的問題作開端,避免錄完整的開場白→藉助照片、地圖或其他物品引發談論熱誠,也可作時間表以供參考→受訪者在訪問過程中要保持緘默→善用肢體表情表示瞭解→當出現意外,記住要回到6WIH的原則→訪談完畢後,可以看老照片或物品,但錄音機可以不關,手持麥克風,等到時機成熟再表達要錄音的要求→取走物品時必須開收據,說明拿何物作何用→準備授權書或表達在特定時間會運用口述資料→訪問已一小時內為限→訪問後要寫感謝函,合影。可將照片與錄音檔寄出。


清水龍哉 摘要 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

 

「深度訪談」介紹 

訪談是「面對面的言辭溝通」,其目的在其中的一方企圖了解他方的想法與感觸等」。訪談具有明確的目的,它的內容與歷程,均應經過有意識的安排與控制,在進行訪談的過程中,訪問者與受訪者的關係是不對等的,主要是訪問者向受訪者汲取訊息。訪談不是對話而是研究。

 

調查訪談:以電話訪問、簡單問卷、訪員問卷來進行,市場調查、民意調查等。〔量化研究〕

 

深度訪談:透過雙方互動的過程,共同營造出來。[質化研究]

 

深度訪談的指導原則 

深度訪談為「訪」、「受」兩方所持續進行的解釋性互動,要遵循以下原則

  1. 融入受方者的生命歷程
  2. 開放、分享作為互動歷程
  3. 以互動歷程為文本
  4. 「深度描寫」與意義的揭示
  5. 解釋與意義的建構
  6. 「生命歷程」與「地方社會」作為理解意義的脈絡

深度訪談的實施:歷程與技巧 

事先規劃:訪談提綱、選定對象、歷程規劃、記錄方式

「受」、「訪」關係:基本關係、關係協商、發展關係

訪談過程:功能性的表示、顧勵表達、追問逼問、細究傾聽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映均課後筆記

本周課程中老師介紹了訪談的形式和相關重點,包括:
標準化訪談:
用以收及量化資料,問題形式、回答方式、進行方式有固定結構,由訪談者主導
半結構式訪談:
非結購式訪談對較不清楚主題/對當地尚不熟悉者有相當大幫助,開放式問答,但仍應控制範圍
團體訪談:
可能只能發展出能夠公開表達的論點,且從個人而得來的資料可能不夠精確

對話
研究者必須要涉入被研究者的生活,研究者應主動加入對話
以四種問題:
訪問意見反對者、假設情景(探求可能的反應與作為)、假設地位、提供自己的詮釋與受訪者討論

影響被研究者回應訪談內容因素
指示性問題,
與受研究者建立關係(EX透過介紹)可使受訪者較無後顧之憂的回答問題
被研究者隱藏性動機 (EX面對派系問題的不同立場)→訪問需要多重,包括不同立場者甚至競爭者
→如何使受訪者願意坦承、支持的回答
可能偏差原因:受訪者不知道事實

深度訪談 VS 訪談
用以收集個人的經驗,對於受訪者的個人關心 VS 資料的了解、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訪問者必須清楚研究問題和目標,焦點在受訪者
如何使受訪者談心中真正的想法及觀點?
如何開始訪談?如何接受、建立關係─自我介紹、出示證件─準備對方可能會題的問題─為什麼選擇該受訪者─訪談的作用
建立關係:
在華人的訪談中,透過相關人士介紹是最簡單的
推薦信在較極權的地區是相當有用的(可透過老師、系所協助,與當地機構聯繫)
進行某地的訪談時,先訪問學者是最好的開始(可以知道當地該研究的狀況,以及可從哪些人士得到訊息)

接觸形式
避免給予指導性方向,避免偏頗,資料保密及匿名保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作田野調查時不要輕易做承諾
訪談不需要給受訪者觀看訪談結果,但口述歷史需要
深度訪談希望了解對方看事件/世界的角度
口述歷史
準備完整的採訪者將受訪者所講的完整錄音存檔
─口述者對該歷史有了解,能設計、問出精準的問題
無特殊目的錄音、演講錄音、秘密錄音接不是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