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3.(5/17) 反身研究法 (A)

 

 

 


 

本週版主: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袁慧敏、陳美萍、林佩環、林映均、雅寧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李子平----從口述歷史在傳播研究中的應用談起

翁秀琪 政大新聞系教授

 文章摘要:

壹、 「多元典範」對於當代人文社會學門的衝擊及其所造成的反思

本文對口述史法在傳播研究應用中所引發的問題深入評析。最後針對口述史法對於新聞傳播學知與新聞傳播學研究者可能的助與影響加以評析與討

貳、 傳播研究中同典範在認識論上的特色及其史的關

在傳播學門中,有Littlejohn(1992)提出知的三種分方式:

1. 發現、探而得的知:知是獨存在、可以被發現的、經驗世界的、標準化的、可被測的。

2. 解釋或詮釋而得的知:知是主觀的、富創造性的、具有意圖性的、是知者與被知者互動的過程與結果。

3. 批判而得的知:除解釋現象之外,還要進介入、改變、批判

口述史法的特色及其在方法上的討

一、 口述史是

「錄音訪談(interview)的方式蒐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口述歷史訪談指的是一位準備完善的訪談者(interviewer),向受訪者(interviewee)提出問題,並且以錄音或錄影記錄下彼此的問與答。 訪談的錄音(影)待經過製作抄本(transcribed)、摘要、列出索引這些程序後,儲存在圖書館或檔案館。」

二、 史學界對於口述史法方法的討

 一般對於口述歷史的質疑有三點(Grele,1985, first 1975):

 

1. 受訪者的記憶會影響口述歷史資料的價值。

 

2. 研究者事前的準備不夠,訪談技術自滿於記者式訪談的功利導向。

 

3. 缺乏歷史學方法論的討論。

 

肆、 口述史法在傳播研究應用中所引發的問題

一、 史研究在新聞傳播研究中的地

 

二、 口述史的本體、方法和認識論

對於研究者而言:

1. 口述史法應僅是一種收集資的方法,它也是一種展研究者視野與能的認識論操作。

2. 促使新聞傳播學者「走出去」,瞭解實務界或與研究題旨相關受訪者的做法、看法,汲取域的人的知與經驗。

3. 藉著訪問時對受訪者工作地點、居家環境的觀察,並在仔細聽、誠意互動的過程中,對受訪者及其所代表的社會階層有進一步的瞭解。

4. 藉由比較學術界、實務界、一般庶民知的差,進而思考新聞傳播學知轉化的可能性。

5. 藉由口述史田野工作與學術理論與思維間斷辯證的過程,進而培養傳播研究者學術知的整體觀,以及批判性的視野。


黃雅寧心得《The Use of Oral History Method in th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多元典範衝擊下傳播研究方法的省思:從口述歷史在傳播研究中的應用談起

The Use of Oral History Method in the Communication Research-It's Ontological,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本研究是針對口述史法在傳播研究應用中所引發的問題深入評析。 

 

至於在傳播學門中,有Littlejohn(1992)提出知的三種分方式:

1. 發現、探而得的知:知是獨存在、可以被發現的、經驗世界的、標準化的、可被測的。

2. 解釋或詮釋而得的知:知是主觀的、富創造性的、具有意圖性的、是知者與被知者互動的過程與結果。

3. 批判而得的知:除解釋現象之外,還要進介入、改變、批判。

 

同的知方式,自會導致同的理論類型,也因此,其理論建構的方式亦有同,同時,也因為其對於「時間」此一核心概同處置與關懷,也導致其與「史」之間的同關係。

 

口述史法的特色及其在方法上的討 

口述歷史是以訪談的方式蒐集口傳記憶(oPral. Tradition and Memories) 、故事(Story Telling)及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

 

在口述史的訪談中,受訪者僅對自己(重新回憶自己所經過的事),對史學家(根據史學家所提問的問題),他其實也透過訪談的史學家對廣大的社群(community)他的故事。在這,有種關係被結在一起:

1. 受訪者與史學家(informant and historians)的關係: 史學家主導,他拋出問題,受訪者則根據他的問題作答。

2. 受訪者與他自己的史意(informant and his ow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間的關係:Grele認為這層關係最難捕捉,需透過如LacanFreud,或AlthusserMarx的閱,也就是Althusser所謂的「癥候式閱」方能捕捉

 

新聞傳播學知識與口述歷史討論 

口述史:藉著挪用史學門中的方法,特別因為口述史法牽涉緊密的人際互動關係,可促使新聞傳播研究者重新思考傳播過程中與日常生活知相關部份的本體與認識論問題,以及在傳播對話中意義是如何產生的問題,而只限於對傳播思想史、媒介事業史、組織史等的研究。


蘇純慧---新式敘說訪談與田野觀察所與之困難

〈新式敘說訪談〉

一、目的

主張把受訪者視為協同研究者,而不只是提供資訊來解答研究者主導的研究議題。

 

二、要點

1. 先與受訪者討論要訪談那些問題,可以先給受訪者看訪談內容逐字稿,如此一來,受訪者可以先看過自己要述說的故事,方便增加或刪減,也會使訪談過程更順利。有學者提出,協同策略可提高回饋機會,減少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的差距,減低研究者掌控文本的不客觀性。

2. 訪談之中的倫理問題,假設受訪者心情低落、喝醉酒等,錄音或錄影該進續進行嗎?另外,當受訪者在訪談前心情受影響,此時研究者應扮演各種角色,緩和受訪者情緒再進行。唯有讓受訪者處於愉悅的狀態,才能得到所需的資訊,甚至可能因此得到驚喜的資訊!

3. 研究者須注意在訪談的過程中,很容易把自己的想像與興奮下的文筆,加諸在受訪者的身上。有時候,研究者會深陷在自己的平行敘說之中,把內心敘述和受訪者的言語混為一談。

4. Langness &Frank(1981)提出:民俗誌研究者在處理敏感性議題時,如果要避免損及協同參與者的名聲,可用「民俗誌虛擬寫作」的方式。

5. 在書寫生命故事時,書寫者必須責無旁貸地對待有關「再現」的問題。除了敘述事實之外,研究者必須對整個生命故事,透過主觀與個人獨特性的方式,賦予其背後所在的框架脈絡,或是其中所可能包含的意義。

6. 研究者並非每次都能與協同研究者達到最後的共識,時間與金錢的花費也必須考量。

 

〈教育人類學的田野調查〉

*田調所遭遇的困境

一、缺乏必要的知識

1. 造成研究者與田野相關者的困擾,隨著調查時間越長,這種情況會越少。研究者必須學習觀察與資料分析,在與田野相關人士互動時,掌握其中微妙的技巧,才能確實掌握所需資訊。

2. 研究者缺乏掌握事件的能力,也無法預測每件事,從事封閉社會與團體的過程中較容易遇到此挫折。

3. 研究者為融入田野中必須建立新認同,其中所產生的中介性與模稜兩可,更讓田野工作者充滿壓力。

 

→改善方式

1. 學習該社群的專業用語

2. 取得進接許可

3. 建立屬於該社群成員身分的腳色

 

二、時間困擾

1. 受訪者非常忙碌時,必須借助身旁行政人員,進行妥善時間安排規劃。

2. 把握零碎時間(如交通或吃飯)

3. 從旁觀察或實際參與

 

三、冷門的研究主題

1. 偏離主流,與其他教育研究者研究方向不同(學生V. S. 專業者)

2. 研究主題不受看好

3. 可獲得的參考資料少


摘要  清水龍哉  教師-研究學者

 

    作者擔任公立學校教師之後轉為質性研究工作者,擔任學校教師及師培教育者的雙重經驗幫助形塑了作者對本身的研究,同時作者對老師抱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她擬定學位論文當中,面臨著研究對象的選擇問題,但是有一天她被一篇禪述如何選擇質性研究訪談對象的文章啟發。該篇文章的作者稱:研究的適當對象就是曾經有過該等經驗的人。於是她決定以曾經有過學校查禁經驗的老師為訪談對象,她在訪談過程中發現開放式訪談的優勢。作者敘述「在有人傾聽的情形下,促使人們願意開懷暢談關於他們自身的種種事情」。

    關於質性研究者的主觀性作者認為最安全的方法是客觀而中立地研究和自己生活經驗不相關聯的人物或事件。但是關於研究者涉及其範圍的問題,對在不管生活或者研究中扮演著多種角色的作者而言它的形態在研究當中得以取得很好的平衡、視野。

 
  

研究方法摘要:反身研究法(彥廷)

 

1. 研究自身的經驗。

研究未必只能找與自己無關的領域;本身親自參與過的某個事件、階段或歷程,也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

 

2. 將偏見與成見轉化為研究的基礎。

過去的研究追求客觀中立、立場超然。現代更重視研究者的感受、態度。

 

3. 不只是記錄經驗;更要探索經驗形成的脈絡。


何庭仙 ---“口述歷史法”

口述歷史訪談?美國歷史學家唐納德·裡奇在《大家都來做口述歷史》一書中說:“那些能夠被提取和保存的記憶是口述歷史的核心。簡言之,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的方式搜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口述歷史訪談指的是一位准備完善的訪談者向受訪者提出問題,並且以錄音或錄影記錄下彼此的問與答。”

口述歷史的特性:

1.彌補資料之不足。

2.弱勢者發聲(官方以外的人士)。

3.彌補歷史斷層。

4.塑造社會共同的記憶。因此,歷史學之外也受到重視。

口述歷史的目標 :

1.搶救活態信息,探究歷史真相,是從學術研究角度擬定問題提綱。

2.口述歷史的訪談則可以從容進行,針對一個人物的訪問一般是幾天、幾周甚至更久,訪談者的態度是多多益善。

3.口述歷史的標志就是以錄音或錄像記錄談話,如果沒有留下影音資料而僅僅是筆錄,一般不能稱為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的問題 :

1.口述歷史訪談是書面遞交問題、延遲提問。

2.工作者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案頭准備,對受訪者的個人情況、家庭狀況等都有較全面的了解。

3.訪談者還要對受訪者進行預訪,根據預訪得到的信息,受訪者性格特征、簡要經歷等,有針對性地寫出訪問提綱征求意見稿,當提綱得到受訪者同意后才開始正式訪談。

4.口述歷史訪談要盡可能多地挖掘受訪者的記憶,因此延遲提問。

 


  周莉娜_多元典範衝擊下傳播研究方法的省思

 

     哈柏瑪斯從人類認知的三種興趣(interest), 將人類的知識區分為技術的興趣、實踐的興趣與解放的興趣, 三者分別從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勞動、語言與權力衍生而出。至於在傳播學門中,有Littlejohn1992)提出知識的三種分類方式:

1. 發現、探索而得的知識:知識是獨立存在、可以被發現的、經驗世界的、標準化的、可被測量的。

2. 解釋或詮釋而得的知識:知識是主觀的、富創造性的、具有意圖性的、是知者與被知者互動的過程與結果。

3. 批判而得的知識:除解釋現象之外,還要進行介入、改變、批判。

口述歷史法的特色及其在方法論上的討論

口述歷史訪談中的關係有三層

一、字詞的關係,是訪談中語言的、文法的和文獻的結構(應該就是所謂文本的結構)。

二、訪問者和被訪問者之間的關係,包括心理的、社會的層面等,Grele認為Goffman(1971, 此處轉引自Grele, 1985p.135)在小團體人際互動的研究可以提供歷史學家參考。這層互動關係可以視為一種「展演」(performance)(p.135)

三、關係,在口述歷史的訪談中,受訪者不僅對自己說(重新回憶自己所經歷過的事),對歷史學家說(根據歷史學家所提問的問題),他其實也透過訪談的歷史學家來對廣大的社群(community)述說他的故事。

有兩種關係

1. 受訪者與歷史學家(informant and historians)的關係: 由歷史學家主導,他拋出問題,受訪者則根據他的問題作答。

2. 受訪者與他自己的歷史意識(informant and his ow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間的關係:Grele認為這層關係最難捕捉,需透過如LacanFreud,或AlthusserMarx的閱讀,也就是Althusser所謂的「癥候式閱讀」方能捕捉。

 

口述歷史法在傳播研究應用中所引發的問題

一、 歷史研究在新聞傳播研究中的地位

二、口述歷史的本體論、方法論和認識論問題

三、超越實證與詮釋典範

四、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係:知識上、權力上與實際訪談過程中的關係口述歷史的資料呈現 口述歷史的報告書寫

五、口述歷史的文本有效性

六、做口述歷史時的「時間」與「空間」考量

七、口述歷史法所牽涉的研究倫理問題

 

對於研究者而言:

1. 口述歷史法不應僅是一種收集資料的方法,它也是一種拓展研究者視野與能力的認識論操作。

2. 促使新聞傳播學者「走出去」,瞭解實務界或與研究題旨相關受訪者的做法、看法,汲取不同領域的人的知識與經驗。

3. 藉著訪問時對受訪者工作地點、居家環境的觀察,並在仔細聆聽、誠意互動的過程中,對受訪者及其所代表的社會階層有進一步的瞭解。

4. 藉由比較學術界、實務界、一般庶民知識的差異,進而思考新聞傳播學知識轉化的可能性。

5. 藉由口述歷史田野工作與學術理論與思維間不斷辯證的過程,進而培養傳播研究者學術知識的整體觀,以及批判性的視野。


 

佩環---口述歷史參考書目推薦

因為上過師大歷史系陳蕙芬老師的課,覺得老師推薦的這些書目很值得參考!

 

  1、唐諾‧里齊(Donald A. Ritchie)著、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Doing

          Oral History﹞》(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2、保羅‧湯普遜(Paul Thompson)著,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香

         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3、約翰‧杜蘭著,許綬南譯,《活在歷史裏一位當代歷史家的回顧》(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4、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走向美麗島(口述史)》(台北,時報,

         1999

      5、江文瑜編,《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5)

      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究所編,《口述歷史研習營學員手冊》(以下諸文按書中篇目順序)

    (1)、許雪姬,<台灣口述歷史的成果與評估>。

 (2)、謝國興,<口述歷史與產業史之纂修>。

 (3)、陳存恭,<口述歷史與軍政人物之纂修>。

 (4)、游鑑明,<口述歷史與婦女史之纂修>。

 (5)、許雪姬,<口述歷史與二二八事件之纂修>。

 (6)、黃克武,<口述歷史與白色恐怖案件之纂修>。

 (7)、陳三井,<口述史料的採集及其價值>。

 (8)、朱浤源,<論口述歷史訪問的方法>。

 (9)、張朋園,<如何推動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10)、廖武,<口述、史料與史著>。

 (11)、王昱峰,<還「口述」於「歷史」>。

 (12)、<中研院對「口述歷史」工作的一些說明>。

     (13)、張力,<《回應與挑戰》-與鍾竹屏商榷:對待歷史不應有雙重標準

 (14)、歐陽思菊,<「看」誰在「說話」-萌芽的女性口述歷史>。

 (15)、游鑑明,<歷史口述訪問面面觀>。

 (16)、陳金讚,<樂在鄉土口述歷史工作>。

其餘參考書目,見《口述歷史研習營學員手冊》書後所附中英文參考書目

   7、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卷3期。

   8、江文瑜,〈口述史法〉,收入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印行,1996年﹞。

   9、沈雲龍,<口述歷史與傳記文學>,《台灣文獻》,2卷5期。

  10、許雪姬,〈口述歷史之採集與運用〉,《機關志講義彙編》,1993年。

 


 

陳美萍 - 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ORAL HISTORY)是歷史方法的一種,透過訪問見證人,記者、科學家、或歷史家能讓歷史有補充。

 

許雪姬認為口述歷史具有彌補歷史的斷層、注意弱勢邊緣的聲音、及塑造社會共同記憶等重要目的。

 

口述歷史的優點:

1. 補正史之不足。

2. 口述歷史可以深入瞭解歷史事件,或者當事人更深層的情境

 

口述歷史的報告書寫,會受到觀點、誰的觀點問題影響,所以在書寫時必須採取以下策略:

1. 紀錄儘量忠實於錄音帶,

2. 交叉比對

3. 選擇小題目

4. 由研究者的理論關懷主導

5. 進行理論累積足夠後,進行理論的建構和書寫。

 

對研究者而言,口述歷史是一種蒐集資料的方法,藉由口述歷史田野工作與學術理論的思維間不斷辯證的過程,進而培養傳播研究者學述知識的整體觀點,以及批判性的視野。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