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4) 現象學研究 (B) (第三次學期報告)
本週版主: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李子平--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
Review of Means of Eliciting User Experience
劉家成*Chia-Cheng Liu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研究生
鄧怡莘*Yi-Shin Deng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 副教授
文章摘要
<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Review of Means of Eliciting User Experience>旨在探討現今經驗設計研究的現況與擷取使用經驗的方法,並進一步探討運用徑路搜尋(pathfinder) 演算法呈現經驗片段的語意網路,以作為經驗表示法的一
種可能性。
(一)經驗的定義及在設計中扮演的角色
我們日常生活之中,與周遭的人、事、物,在互動後就會產生許多經驗片段,而這些經驗的片段則構成心理狀態的基本元素。產品所提供或產生的經驗,其目的將會是提供一種強調與產品的使用、互動等美好價值的內涵,並幫助滿足使用者與產品的關係。所以,不論是互動產品或靜態的產品都需由設計師透過設計的手法以提供予人美好的互動經驗。
(二)現有經驗設計研究方法與限制
目前許多設計研究都企圖盡量擷取或體驗使用者的使用經驗或生活經驗,以達到為經驗而設計的目的。本文接下來將探討運用徑路搜尋法作為擷取與表示使用者經驗的方法的特點與可能性,以及未來可作為研究之方向與議題。
(三)經驗、故事與知識的關係
由先前所探討的研究結果顯示,設計師或研究者往往透過聽人們怎麼說、詮釋人們的表達以及想法、觀察人們從事的事情、觀察人們使用的東西、發掘人們所知道的事情來擷取使用者的經驗。
文章結論:
面對愈來愈多互動性的產品,使用經驗已成為新的設計議題。本文除就現今經驗設計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作一陳述外,並探討徑路搜尋法在擷取與表示使用者經驗的可行性以及進一步可研究的方向。如同其他設計領域的議題,互動設計過程中所需考量的已不能侷限在單一產品屬性之上,如外觀造型、色彩、操作,而是要進一步考量使用者與產品互動所產生的使用經驗、其與所處脈絡的關係以及其他社會文化的因素。因此瞭解使用者經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透過徑路搜尋法似乎可以得到更清晰的經驗語意結構以及結構層次上有效的溝通工具,且更有機會予以運算化而成為快速擷取使用經驗的有效工具之一。
何庭仙 –“接近到什麼地步才算夠進? 現象學研究經驗的反思”
這篇文章作者在分享他從事現象學訪談的經驗,作者舉例了他曾經寫過的兩篇論文《探討大學生身心安適或幸福》、《檢視高中女生的僨怒現象》,兩項研究案的主要動機,就是想要從個人的經驗的層面,來探討幸福安樂經驗與僨怒。而作者最有興趣研究對象似乎也就是和作者一起做研究或上課的學生。因為作者對主題有興趣和這些學生的交往經驗和自己本身的現象學理論背景。
Thompson、Locander & Pollio (1989) 描述現象學研究法主要是要求研究者有意識的聚焦於所欲探究之經驗的各個可能面向,以便提高專注力,從而發學以往未曾留意到的許多面向。
Ken (1975) 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是天生的現象學家,我們都擁有經驗,也都會計對該等經驗,加以反思。
作者在寫論文時,會先討論作者使用現象學研究取徑所進行的兩項研究,然後作為脈絡背景,來討論作者所想要提出的各項議題。首先作者會描述大學生身心健康或幸福安適經驗的研究,來借紹現象學研究的一些論點。在來作者在討論過程中,會適時穿插若干擷取自高中女生憤怒研究的一些敘說故事。
在研究當中,作者的多種角色包括教師兼督察者,導師以及研究員,固然豐富了作者的研究經驗。但是另一方面也帶給作者不少的麻煩,是有關知識與人際關係之間相互關聯而引發的問題。另外則是牽涉到多種角色可能涉及危險資訊處理的刺手問題。
周莉娜_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
產品的使用性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不可諱言是十分重要的。使用性工程由許多部份所組成且通常與下列五點特性有關:可學習性、效益性、可記憶性、使用錯誤率與使用者滿意度,產品的功能與使用性已經被視為必須達成的基本條件。
《體驗經濟時代》「體驗」是一種創造難忘經驗的活動,其理想特徵是:消費是一個過程,當過程結束後,體驗的記憶將恆久存在。而提供體驗的企業和它的員工,必須準備一個舞台,像是表演一樣的展示體驗[1]。從國內越來越熱門的休閒農場、遊戲產業、娛樂產業、量販百貨店、星巴克,或是文化創意產業,都證明了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由此可知,使用者或消費者在「經驗經濟」或「體驗經濟」1時代對服務或產品的態度已經漸漸由使用性層面轉到了感受層面,尋求更高層次的滿足感,也同時宣示了新的產品設計觀的到來。
視為知識的經驗(experience as knowledge, experience assatisfaction)。第一點造成了經驗的個別差異與不可預測性。第二點與互動對象的特質有關,其所發出的訊息內容可以是色、聲、味、觸,或是這些特質的任意組合。另一方面,杜威的認為,經驗是一個單一、動態、而為完整的有機整體。經驗並不是可以割裂的,經驗是相關的,不僅與產生經驗的情境相關,而且,經驗自身就是一個綿延不絕的發展歷程。
現有經驗設計研究方法與限制
- 產生式、創造式探索經驗工具
- 探測法(probes):。探測法積極地藉由某些物品刺激參與者反思自己對於某些事物的看法、觀點,並以研究者所提供的形式記錄下來。
- 使設計師感同身受,親身體驗的方法:瞭解存在的經驗(understanding existing experiences)、探索設計構想(exploring design ideas) 、以及溝通設計概念(communicating design concepts)。
- 田野調查法、參與式觀察法、民族誌法:這樣的親身參與、觀察與詮釋可獲得第一手使用者行為、活動以及生活脈絡等質性資料,並作為設計發展的重要依據。
- 俗民方法論 (ethnomethodology) :介入自然環境或創造社會環境,使研究者能夠觀察人們所努力創造、維持和改變建構關於真正世界的一致性所需要的規則
- 物件刺激法:研究運用物件來刺激使用者解釋或表現原先無法接近的使用者知識,並幫助使用者無偏見地陳述他們的經驗,而不會影響原先的使用規範
徑路搜尋法於經驗擷取的可能性與研究議題
1. 經驗的特質:一方面為經驗的結構性特質,一方面為經驗的變動性特質
2. 經驗、故事與知識的關係:為了發掘人們所知道的事情來擷取使用者的經驗、說故事(story-telling)在許多試圖瞭解使用者經驗的設計研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是許多設計研究廣泛運用的方法之一。
3. 徑路搜尋法與知識結構的表示:有機會將此種特質表達出來。
未來研究議題
1. 經驗的相似性研究
2. 發展結合擷取經驗變動特質的方法
3. 建立經驗的框架以解釋經驗形成的因素與過程
4. 發展更強有力的說故事環境
5. 縮短經驗擷取的時間
佩環---現象學方法論
一、 現象學方法論的定義
從前述現象學的理論探究中,吾人可以指陳現象學乃是一門探索現象的哲學,正如其領導者胡塞爾主張知識是由檢視日常的生活經驗而得,知識的來源來自事物的本身。基於現象學的哲學理論背景,現象學方法著重於研究者拋棄掉先前概念與預設立場,透過不斷的提問、訪談、對話與反省,澄清生活世界的本質結構(essential structure)並且透過意識活動來理解世界如何被經驗、及現象與意識之間的必然關係(張汝倫,1997)。簡言之,現象學方法在探索現象本質,欲洞悉萬事萬物的本來面貌;除了瞭解人類如何經驗這個世界外,也企圖捕捉經驗背後呈顯的意義結構,達到還原至事象本質的境界。
二、現象學方法論之特性
Polkinghorne認為基於現象學意圖尋找出一般通則的哲學原理,研究者也希冀能夠發展一套研究計畫以適於對各種不同經驗現象的理解(Creswell,1998)。基於這個期待,在研究過程中,現象學方法重視以下四項主題:
(一) 研究者需要瞭解現象學的理論觀點:「存而不論」為進行研究時的重心,研究者將自己先前對現象學覺察到的觀念放入括弧,傾聽受訪者的聲音去了解。
(二) 提問與訪談:研究者必須從長期的訪談中蒐集資料,擬出研究問題讓研究對象描述日常生活經驗,並且探索出對個人而言,經驗背後的意義為何?
(三) 資料分析的步驟:將原始的訪談稿轉變成幾個意義的叢集(clusters of meaning),這種轉變與經驗的一般性描述連結在一起,即對於經驗到的感受予以組織性的描述(textural description)。
(四) 研究的結果:讀者在閱讀完一篇現象學報告後,能夠對於經驗的本質更為瞭解,且覺察到經驗背後存在一個單一、統整的意義;這代表著所有經驗都有一個潛在的結構。整體而言,現象學方法論是鼓勵研究者開放自己的心胸,在平等、互為主體的研究的研究關係中,給與受訪者談話內容立即的回饋,捕捉個別獨特的經驗以彰顯事實背後的內隱意義並加以具體的描述。
陳美萍-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
使用者的使用經驗已經成為新的設計議題,因此本文主要探討應用徑路搜尋演算法呈現經驗片段的語意網路,作為經驗表示法的可能性。
1. 經驗的特質
經驗的特質歸納為兩類:經驗結構性特質,經驗的變動性特質。
2. 經驗、故事與知識的關係
結合經驗的結構性特質以及徑路搜尋法擷取描述性知識的演算法。結合「說故事」表達經驗的特性、研究者可以透過使用者根據某一經驗陳述一段故事。透過比對過程,將故事呈現的個別概念建立使用者該段經驗結構性部分得語意網路。
對於經驗擷取的未來研究方向可以做為進一步探討的重點:
1. 經驗的相似性研究
2. 發展更具效率有效的擷取經驗方法
3. 建立經驗的框架以解釋經驗形成的因素與過程
4. 發展更強有力的故事環境
5. 縮短經驗擷取的時間
黃雅寧心得“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
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以『劉家成』研究生的參考文章
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以(Review of Means of Eliciting User Experience)
使用者經驗設計與研究是世界上眾多知名公司在產品開發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透過對於目標使用者的了解,除了幫助公司設計更貼近使用者的產品之外,同時也是經營公司品牌不可或缺的專業。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泛指的是使用者在接觸並且使用過產品或者服務以後,對於產品和產品的提供者所形塑的一種經驗認知。我們的專業在於如何透過以”人”為中心 (User-centered)的開發流程,利用系統化、科學化的方式去研究、了解目標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和限制,並且將這些要素考慮在設計的流程當中,同時透過適當的方法來評量設計的結果,驗證是否符合預期的使用者經驗,這中間也包含了產品或者服務所應該符合的使用性(Usability)。經驗、故事與知識的關係:不論是自己發明或別人代替發明的,人的生活故事如果未能完整地呈現真實的生活經驗,人的生活或經驗的過程就成為敘事。
彥廷摘要:
郭玉霞,教學研究的實證與詮釋
教學研究崛起於一九五零年代。到一九七零年代之間的二十年之間,主要探討教室過程與教育結果的關係,通稱為過程-結果研究。當時的研究應用科學的典範,以統計、數量方法得到研究結論,統稱為實證的研究取向。近二十年來(1990s?),興起人種誌、質性、參與者觀察、個案、符號互動論、現象學、建構主義、詮釋、自然主義等等研究取向,可以統稱為詮釋的研究取向。
一、實證取向與詮釋取向的特色
1. 研究主題
實證研究者在研究開始前,已經知道什麼是他們所不知道的。
詮釋研究者則否,他們關心"這裡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2. 人類社會關係起因的假設
實證研究者觀察後判斷被觀察行為的意義,推論行為間的因果關係
詮釋研究者取別行動與行為,行動是行為加上行為者和行為者對象對意義的解釋。
3. 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係
實證研究者認為彼此應相互獨立;
詮釋研究者認為本身即是研究工具,雙方的互動使研究者能用參與者的觀點來看待情境。
Guba & Lincoln (1988) :
第一層次:被研究者有所反應
第二層次:干擾,研究者的出現排除了某些現象的發生
第三層次:互動,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互相造成干擾
4. 研究情境與方法
實證研究者面對的可能是自然情境,可能是實驗情境。經常使用問卷調查、系統觀察、結構式訪談、實驗等等。主要以統計方法驗證,研究對象是代表母群體的樣本,使用的研究工具盡量客觀,項目內均於事前決定。
詮釋研究者面對的一定是自然情境。使用最現成的方法,如與人交談、長期觀察、閱讀文獻等。使用這些方法沒有固定的程序、項目和內容,隨著實地經歷與被研究者互動,一面發現問題,一面試圖回答,同時驗證答案。
5. 驗證的過程與方法
實證研究者多於現象發生記錄之再進行驗證;並且先成立假設再透過統計的方法來確定或推翻假設,考驗每個步驟的信效度。
詮釋研究者在情境中一邊發掘問題,一邊收集資料並進行驗證,兩個階段無法截然劃分。有些學者認為實證取向的信效度不適用於詮釋取向;Guba & Lincoln (1991)用可審查性取代信度,用可靠性取代內在效度,以適合性取代外在效度。Patton 認為可以採用方法與資料的三角校正提升內在效度。
6. 研究結論的應用
實證研究者在於尋找抽象的普遍性,尋找放諸四海、不因時空情境變化而有差異的通則。其結論用意在於直接指導實務。
詮釋研究者在於尋找具體的普遍性,從個案與個案的比較中了解時空情境與人物因素的變異。其結論使讀者了解微觀、真實的層面,使讀者看到更多可能性與機會。
二、對立或相容
1. 實證與詮釋取向根植於不同的認識論與本體論
2. 主觀的詮釋與客觀的描述,兩者在社會研究都很重要。
3. 質與量的考量經常同時並行,是問題的性質決定取向。
4. 理由、意向與起因可以同時採納
5. 社會科學能兼容不同的典範,產生不同類型的知識,有不同的用途。
6. 詮釋取向關心特殊性,其他取向能了解普遍性。
總括的研究策略?
1. 描述-相關-實驗
三、對我國教學研究的啟示
1. 詮釋研究者時間與心力投入遠多於實證研究。
2. 研究倫理的觀念更須強調
3. 專業訓練需要更長時間
蘇純慧--〈教學研究的實證與詮釋〉
一、前言
1. 常常是過程─結果的研究
2. 通常以量化、統計方法分析資料
3. 教學研究應融合實證與詮釋
二、研究特色與比較
1. 研究主題方面
在研究開始之前,實證研究者已知什麼是要研究的事,而詮釋研究者則未知。
2. 在人類社會關係起因的假設
研究者在觀察人類行為之後,由研究者判斷被觀察行為的意義,而不是由行動者來界定行動的意義。
3. 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間的關係
實證研究者認為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應該互相獨立,而詮釋研究認為應藉由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互動,讓研究者能以被研究者的觀點進行探討。
4. 研究情境及方法
實證情境可能是自然也可能是實驗的,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問卷調查、結構式訪談、實驗等。詮釋取向一定是自然情境,常以談話、長期觀察、閱讀文獻等方法。
5. 實驗過程與方法
實證研究者多在現象發生、紀錄後再進行驗證的工作,期可審查性、可靠性較高。詮智研究者則是一邊蒐集資料,一般處理問題。
6. 研究結論在實務上的應用
實證者找尋抽象的普遍性,在觀察與尋找一個通則,不論何時何地皆適用,用意是在告訴實務者如何達到指定效果。詮釋者尋找具體的普遍性,從個案之中了解因時間、空間等所造成的特殊情況,目的是讓教師了解全面的狀況。
三、對我國教學的啟示
1. 我國詮釋取向的發展較晚,所需耗費的研究時間較長。
2. 詮釋取向必須深入被研究者的生活中,因此需要考量倫理問題。
3. 詮釋研究者必須先經過專業培訓,才能進行深入訪談與資料分析。
4. 實證取向中教師與課室的情境常被忽略。
5. 先決定了評量工具,因此教學內容容易被忽視。
6. 實證取向的結論是普遍性的,造成教師過度自信,事實上的狀況則受需多因素牽制。
7. 未來期盼兩個取向的研究能夠相容,互補雙方所具有的缺點,發揚兩者的優點。
清水龍哉 摘要 擷取使用者經驗之方法初探
目前很多設計研究都企圖盡量擷取或體驗使用者的使用經驗或生活經驗,以達到為經驗而設計的目的。許多設計研究案例運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採用的經驗擷取方法有以下。
產生式、創造式探索經驗工具:使用者經驗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溝通傳達者提供的部分,另一個是接受者所接受的部分。可以藉由過去、現在、潛在等經驗作為設計靈感與構想的來源,能夠針對經驗作設計。
探測法:透過參與者自我記錄、自我反思與整理的多媒材資訊,獲取深具文化意涵的活動所反映出來的訊息。此法可以呈現資料的多樣性,讓研究者與參與者所始料未及的資料浮現。
使設計師感同身受,親身體驗的方法:「經驗原型」的方式以使設計團隊成員、使用者及客戶於第一時間能夠獲得在未來條件之下經由動態的參與所獲得的感受。
田野調查法、參與式觀察法、民族誌法:透過親身參與、觀察與註釋可獲得第一手使用者行為、活動以及生活脈絡等質性資料。
俗民方法論:俗民方法是一種新的社會學研究方法,其基本技術是干擾社會生活例行的方式。其特徵為介入自然環境或創造社會環境,使研究者能夠觀察人們所努力創造、維持和改變建構關於真正世界的一致性所需要的規則。
物件刺激法:此方法幫助於擷取使用者知識、設計團隊建立有關使用者需求與使用脈絡的洞見。
袁慧敏:現象學研究經驗的反思
◎倫理兩難→修正對研究者角色的認知
一、現象學的特徵:多重觀點→用當事者的角度理解當事者的經驗,回過頭看研究者對於這個經驗的觀點,並注意自己的觀點在這個研究中產生的影響。
二、研究焦點的轉變:以對象為主→以造成對象之經驗脈絡→再轉回對象本身
三、研究的態度:對造成經驗之原因有開放的態度,找尋各種可能性,發掘過去未注意的面向
四、現象學的訪談:聽故事、探索生命中的重要經驗、訪問者要尊重才產生互信、激出生命的火花。
五、研究參與者的特質:具備探討主題的經驗、有意願。研究者應從管道選擇受訪者。
六、研究者在研究主題上多重身分的困境:
- 受訪者無法將研究過程與非研究過程的研究者身分分辨清楚→研究者不主動承認訪談過何人,但可就已經認識的事實相互打招呼。
- 知識的普及性或隱密性的判斷與取得→研究者須尊重受訪者的意願,不可用強迫的手段,以確保所說之事在研究者心中是重要的。
- 進行保密→當研究者瞭解受訪者的訪談紀錄後,判斷這是在不合乎道德規範下的經驗,可以在訪談完後作確認,但在發表時,應該以保密的角度來書寫。另一種保密是研究者為了避免受訪者的容易曝光,不特別仔細描寫大事件。另外,當知識的內容涉及到生命安全時,研究者仍應有人本精神,給予協助,保密的必要性降低。
- 避免由研究者對研究主題的談論內容作指導,研究者以開放式的問題詢問。在過程中不要給受訪者任何解決問題的答案,解決方法可之後再行討論。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