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and Slack.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Roy's Paper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林彥廷 10 years, 11 months ago

泰國北部雲南籍華人的活動現況

 


 

【摘要與關鍵詞】

泰國華人研究以潮洲華人的風光與泰國客家的狀況為大宗,泰北地區雲南籍華人的活動長期受到忽略;除了「孤軍」以外,似乎就沒有其他詞彙可以形容這裡的華人社群。本研究擬以居留身分、教育狀況、經濟活動三方面為主軸,了解一九四九年以後泰國北部雲南籍華人的活動。

 

一、研究動機與背景:

1999年第一屆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上,何福田教授的《多元文化與教育的融合──泰北清萊區難民村華文學校教育問題》一文,指出泰北地區應盡快籌設更具規模的華文綜合高中。2002年,在陳茂修將軍的號召下,成立了「泰國泰北建華綜合高級中學」,落址於泰國清萊省美塞縣滿堂村。

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間,我參加國合會海外志工派遣計畫,於建華高中擔任華文教師;兩年間接觸學生近四百人。學生都是雲南子弟,雖然生長在泰北異域,體內卻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他們或是應家中長輩的要求,或是理解到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的商機,因此在白天泰文學校繁重的課業之後,來到建華高中繼續學習以華文教授的各項科目,直到晚上九點半才打道回府。

我告訴朋友,我在泰北的高中教課。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泰北高中啊,那很近嘛,晚上可以去士林夜市。」能夠知道「異域」這部電影,說得出「孤軍」這種字眼,已經算是很有見識的了。這兒的青年學注音符號、寫正體字,唱中華民國國歌、向孫文遺像敬禮。長者們年輕時是中華民國的英勇戰士,接著是協助友邦穩定泰北的反共先鋒,現在也不忘在各種典禮上感謝中華民國的照顧;但他們口中心中念茲在茲的中華民國,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電影幕後的真相?

時光飛逝,老成凋謝,了解泰北掌故的耆宿已有數位駕返道山,對當地華人歷史的研究刻不容緩。翻開海外華人研究的泰國部分:潮州華人以其雄厚的政經資本,占據了鏡頭的中心;客家華人乘著客家文化研究的風潮,也能分庭抗禮。對於泰北、對於雲南華人的研究,就乏人問津了。泰北的雲南籍華人和潮州、客家華人相同,都是泰國華人的組成部分;雲南華人與台灣/中華民國的關係尤為密切,值得台灣研究者關注。

 

二、文獻回顧:

 

【泰國華人】

卞鳳奎,日治時期台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1895-1945)

第二部第一章 p.212 表四「南洋華僑與台灣籍民祖籍的對照表」,提供了泰國地區華人籍貫的統計,列出潮州、廣東、福建、海南、客家與其他。

 

高伟光,2011,泰华文学与泰国华人的身份认同

蕭新煌等,2005,東南亞的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亞太研究論壇,第28期,頁185-219

吳群,李有江,2004,二戰后泰國華僑華人社會的變化

楊國駿,2003,二次大戰後泰國與印尼華人社會地位之比較(碩)

楊艷,1999,泰國華僑資本的形成和發展

李國卿,1988,泰國華人經濟的演變與前瞻

沈英名,1988,泰國華僑槪況

楊建成,1986,泰國的華僑

楊建成,1986,泰國農民與華僑

戎撫天,1975,泰國華人同化問題研究(碩)

曾建屏,1958,泰國華僑史話

曾建屏,1957,泰國華僑經濟

許華,2010,Skinner, William G. 1957 泰囯华人社会 : 历史的分析

 

【泰北】

林書華,2012,泰北地區華校教學現況與教師發展需求之探究

游辉彩,许邱良,2011,泰国北部美斯乐村华人的生活及经济状况调查分析

詹怡苓,2011,播撒希望的種子 : 泰北慈濟學校的設立與華語文教學問題之探究

王傑,2010,泰國北部地區農業家庭成員遷移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究

陳文政,2010,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

徐友蓮,2010,泰北茶房村華族學生選擇中文學校之原因:以光復高級中學為例

孫暐皓,2008,泰北愛無間

龔承業,2007,異域三千里 : 泰北廿載救助情

孔建勋,2006,泰国北部阿卡族的文化人类学调查

許麗鈴,2000,泰北地區華文教育之硏究 : 以清萊地區兩所學校為例

沃克 (Walker, Anthony R.),1981,泰國北部華裔山胞調查 = Farmers in the hills upland peoples of north Thailand

 

【潮州】

濱下武志,移民與商業網絡--泰國潮州幫與僑匯

以統計資料與僑領回憶探討泰國潮州會館組織的活動

 

【客家】

中大客家學院電子報第九十四期客家論衡專欄,訪問王俐容老師,討論泰國客家研究的概況。

 

【雲南】

何平,2008,移居緬甸的云南人

顧長永,2006,東南亞的雲南人:緬北及泰北之比較

龐海紅,2006,云南馬幫与滇泰貿易

何平,2005,移居東南亞的云南人

 

三、研究目的:

了解泰國北部雲南籍華人的活動,特別是一九四九年以後泰北"孤軍"及其後裔的現況。

研究議題:

1. 泰北移民村的分布與人口消長。

2. 泰北新生代教育狀況。

3. 泰北雲南籍華人的經濟現況。

 

四、研究設計:

【研究內容描述】

研究程序與步驟

研究範圍與限制

具體工作項目與預期成果

1. 研究對象:

史料收集:美斯樂,泰北義民文史館

訪談:黃科副董事長,美塞滿堂村建華高中

訪談:梁梅華老師,美塞滿堂村建華高中教務主任

問卷調查:建華高中學生

 

2. 研究工具:

3. 研究步驟:

 

五、預期成果

1. 統計泰北移民村的人口遷移現象。

2. 統計泰北移民村的教育現況。

3. 統計泰北雲南華人的經濟活動。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